昔日贫困村群众不等不靠,两天凑齐数万启动资金、主动置换土地 村民投千个义务工,石山上建起大广场
花了4个月,村民义务投工上千个,硬是在石山上建起了广场。
村民和游客在广场磨玉米。有了广场,下一步,村里将开展更多活动吸引游客来游玩。
为了让村里有个活动场所,增加村民之间的感情,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凉坪村鸦石组在脱贫后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积极筹集资金,置换土地,几个月义务投工1000多个,硬是在800米高的石山上建起了900平方米的广场。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韦吉阳吴倩茜文/摄
凉坪村鸦石组离镇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海拔近800米,通组道路虽全是水泥路,但是弯曲陡峭。沿路盘山而上,山风徐徐,树影婆娑,我们感受到炎炎夏日里难得的幽静清凉。
鸦石由于地形限制,当地群众大多以种植水稻、柑橘等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产业、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帮扶,凉坪村于2018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不过鸦石组人口较少,只有46户210人,虽然农户居住较为集中,但是左邻右舍只是偶尔串串门,群众间交集少,更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今年2月的一天,凉坪村第一书记廖中强在走访农户途中,凉坪村主任石碧勇找到他,说鸦石组群众提议在寨上建一个文化广场,给群众提供一个集中的场所,一来可以丰富娱乐文化生活,二来可以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
“看到群众主动提出建设文化广场,我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脱贫成效显著,群众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廖中强很是惊喜。建文化广场的想法虽好,却也让他在寒冬的火炉旁急出了汗———建设资金预测需要20万元,没有启动资金,哪怕是向上级争取也得花上一段时间。
没想到,鸦石群众早就有了主意———他们在组内自发筹款,每户出1000元以凑够启动资金。廖中强深知,对于刚脱贫摘帽的村寨而言,每户1000元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看到大家如此坚定,他也信心满满地着手文化广场建设工作。
2天后,石碧勇敲开了廖中强的门,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什么?这么快?两天内就把46000元筹齐了!”农户自主筹款进度如此之快,令廖中强既吃惊又感动,他也暗下决心要加快自己的工作速度。
2月22日,廖中强和村两委干部组织鸦石群众召开文化广场建设第一次会议,研究制定文化广场建设工作方案。对于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龙胜来说,一片平地十分难求,更何况是在鸦石这样的石山上。不过,因建设文化广场是鸦石群众的共同心愿,大家纷纷腾出自己的菜地,征地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唯一一处为农户旧屋场的土地,村民小组也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征得了。万事俱备,4月初,由村民石建国和石金友等人带头,组织鸦石群众义务投工,开始了文化广场建设工作。为了尽快完成广场的建设,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孩子,只要有空,大家都积极投入到广场的建设中来。据不完全统计,4个月里,村里共义务投工1000多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初,占地9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成了。鸦石全组群众在文化广场上设宴20多桌,同吃传统合拢宴,庆祝文化广场落成。
如今,鸦石群众傍晚忙完农事归来时,就在文化广场上或跳广场舞或打篮球,老人们则坐在一旁乘凉聊天。“现在鸦石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还可以一同排练一些文艺节目,村民之间变得更加团结了。”村民石锦雯说。
“文化广场建成后,鸦石将继续新建一座戏台和一栋文化楼,持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廖中强说,目前鸦石还通过在30多亩水田里养殖禾花鱼75000尾,尝试发展形成“田中有稻,水中有鱼”的立体农业模式,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
新闻推荐
烘烤辣椒酿火灾龙胜小寨村失火案宣判 被告人潘某月造成近千万损失 被判刑四年
本报讯(通讯员阳明飞首席记者高磊盈)2018年9月29日中午,宁静祥和的龙胜小寨村突然起火,一时之间火烧连营,村寨内84户民房被...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