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城市精彩

桂林晚报 2019-05-04 12:06 大字

演示者向外国游客展示桂林市非遗项目“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资料图片)

今年“三月三”期间,桂林共开展了200多项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族活动,漓江之滨不仅成为歌的海洋,更是非遗传承人展示和传播桂北地区精彩非遗的大展台。

近年来,为让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远离消亡,随着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不断完善,桂林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通过制度建设、开展培训、平台建设、经费保障等方式,让非遗传承人在各自领域施展所长,充分实现他们的价值。

1“三月三”桂林非遗“火”了

两千年的人文历史底蕴,赋予了桂林民间多彩绚丽的传统文化,一些堪称一绝的传统技艺穿越时空传承至今。近年来,这些传统绝活都很幸运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得以“活”着,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坐落于桂湖边的“泰国亭”,是桂林群众艺术馆设立的桂林渔鼓山歌传承基地。“三月三”假期,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都能传来阵阵欢快悦耳的说唱声。这是“天天唱”桂林渔鼓队在桂林市级非遗传承人彭承红的带领下,每天开展的渔鼓表演。从2015年起,每晚固定的渔鼓表演,成为两江四湖景区一道美丽的文化景观。

桂林渔鼓具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唱词短小精悍,方言叙事,通俗易懂。2014年桂林渔鼓作为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同样是在今年“三月三”期间,桂林的“非遗”展示“火”到了南宁,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2019“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系列活动中,有一个板块叫“舌尖记忆”,其中“桂林米粉制作技艺”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展演,参观品尝者回味无穷。而在“指尖技艺”环节,来自桂林的项目有“集扇斋”团扇制作技艺、桂林漆器制作技艺、桂林石刻传拓技艺、“三千漓”的文创产品等。这些项目突出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充分展现其文化底蕴。桂林漆器流光溢彩,一开展就引起参观者的啧啧赞叹;桂林石刻传拓技艺神奇,寓意吉祥,让人们跃跃欲试,竞相收藏;“集扇斋”的团扇制作展位自始至终门庭若市。

桂林丰富多彩的人文非遗资源,已从“深巷”走到了大众眼前,展示着自己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2民间文化获得认可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桂林人民还世世代代传承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戏剧、民间节庆、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民间故事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灵川潭下镇源口村,一场“人石对话”已持续400多年,40多岁的阳新文已是阳氏石雕的第20代传人。

阳氏石雕刀工多变,透雕、影雕运用自如,作品惟妙惟肖,经过祖传特殊工艺的处理后,表面又颇具岁月的沧桑。一座石磨上的磨盘被设计成了一个娃娃的脸,笑呵呵地看着推磨的人。“嘴巴”张开,黄豆入口,磨出来的豆浆顺着磨盘流了出来。2012年,阳新文就凭借这个充满喜感和创意的《好事多磨》,获得了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

如果说阳氏石雕是精雕细琢的慢工细活,荔浦纸扎则是随性的快“手”生花。纸扎起源于农村的宗教祭祀和红白喜事,在中国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荔浦县新坪镇广福村委坡上屯70岁的韦恒太几乎是当地最后的继承者,老人手巧如妇,他捏起两片长长的蒲叶,两手交替搭、穿、顺、系,不到半个小时,两只小“蚱蜢”跃然手中。

石雕和纸扎,如今都已是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非遗保护的开展,以它们为代表的更多民间文化获得肯定和认可。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有4项,列入自治区非遗项目名录的有59项,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的有98项,有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17个,以及桂派戏曲曲艺文化(桂林)生态保护区。同时,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39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传承人39人。

3搭建平台助力传承发展

自2015年以来,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重大文化发展工程,形式多种多样的非遗文化平台逐步建立起来,成为展示传承桂林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

“戏台就在观众中间,观众三面看戏,沉浸式的体验很特别。”在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每周五晚8点,位于杉湖边的《桂林有戏》剧场都有好戏上演。戏迷货贝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对《桂林有戏》赞叹有加。

桂林戏剧文化源远流长,艺术门类多样,其中,桂剧、彩调还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2018年推出的新版《桂林有戏》,集桂剧、彩调、文场、大鼓、弹词等多种桂林地方戏曲表演形式于一体,以桂花为主题,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剧场空间设计理念相结合,运用新媒体以及传统手绘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呈现了环境体验剧场演出的独特魅力。

除了打造大舞台,桂林的非遗展示和传承还积极进入了小校园,通过各种社会平台提高市民对非遗的保护意识。2016年4月,桂林命名了一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其中基地10个、示范学校6个。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已经在桂林铺开,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单位纷纷参与到非遗课堂教学中。比如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小学通过开设红瑶服饰进校园重点传习班、汇编红瑶服饰校本教程,以“非遗进课堂”的形式让红瑶服饰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的手上一代代传承下去。

4让更多非遗重现活力

如何保持活态传承,是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通过建机制、办培训、创平台、给经费、树典型……桂林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2018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该文件要求,各级文化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并建立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档案,对传承人开展督察、评估,实行动态管理。以剪纸艺术遗产为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全国开始抢救保护传统的剪纸艺术,包括组织剪纸大赛、收集作品、寻找民间艺人以及挖掘传统艺术。在桂林,从事剪纸艺术20多年的闵江红在2015年就被评为桂林市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闵江红发现桂林还没有一个剪纸爱好和传承的组织。后来在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和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桂林理工大学剪纸协会成立,如今已经有了十余批会员,人数2000多人,让桂林的这一项传统文化继承有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在保护好非遗传承人的同时,桂林还注重非遗的跨界融合,与时尚接轨。桂林手工艺人协会负责人表示,很多非遗项目特别是手工艺文化项目是非常脆弱的,没有了实用价值,缺失了市场需求,部分手工艺文化会被历史淘汰。桂林正在打开非遗项目拓展市场的突破口,只有通过不断生产和展现,其文化基因才能被传承,才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商业价值。所有非遗的诞生来源于生活,因此必须重新回到生活才能焕发新生,比如壮锦、团扇、剪纸等,需要借助商业的力量,让非遗可持续发展,非遗的复兴要与现代消费结合,与人们的生活更密切。

记者沈青

新闻推荐

主动对标对表 建好“生态旅游强县” 访龙胜各族自治县副县长戴顺贵

龙胜各族自治县副县长戴顺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主动对标对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态度,勇于...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