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侗寨古韵悠

桂林晚报 2019-04-26 10:36 大字

村民们载歌载舞。

来宾共举杯,庆贺新桥落成。

现场十分热闹。

连“牛”都出来了。

新落成的风雨桥。

近日,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平等侗寨举办了首届古侗寨文化节暨红军风雨桥落成仪式。村民们欢聚一堂,开展闹春牛、舞龙灯、跳芦笙舞、弹唱琵琶歌和吃百家宴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庆贺村寨的新风雨桥落成,欢庆古侗寨文化节。

“按照侗族村寨的风俗习惯,修桥筑路是村寨里的大事,落成之日,在外的村民都要回家共同庆贺,以体现村寨团结和谐。”平等村退休干部陆安顺说,自唐代李太田、李太宝兄弟等披荆斩棘开渠造田,历经数代拼搏,开出宽阔丰饶的龙胜第一田垌,并建寨立村,建成全县最大的古村落。自十六世纪至今,尚保存完好的鼓楼有十三座,平等鼓楼群为八百里侗乡规模之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平等大寨有完整的围墙,并有东南西北四座寨门,寨子巷道均铺青石板。大寨四周有寨官、六田山、寨江、雅荒、松树坳和同戈等六个自然屯,还有边远的拢团、大湾以及零星散居在山中的居民点,似众星拱月把大寨围在中间,加上大河和小溪的大小风雨桥,构成生态优美古色古香的传统古村落。在广西有着千年以上可考历史的侗族村寨并不多,平等古侗寨为其中之一。

“平等村被誉为诗歌之乡、戏剧舞蹈之乡、工艺美术之乡,平等村文化教育在龙胜所有侗寨中,都比较先进。”平等村退休教师伍兴华说,平等村寨开办私塾始于宋代,真正使平等村寨教育事业发展起重大转折作用的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从湖南“抢”来名师杨正铭先生办经馆,从此以后,平等镇人才辈出。

据了解,1934年12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长征抵达平等侗寨,正遇上从鸡心界退下来的鲍均民团兵,红军从田段河边沿河追击,红军抓获民团后备队长唐刚麟。当日,公布其罪行后枪决,红军大部队陆续而来,红一军团政治部设在平等寨头石万嵩、石万金家里,女红军战士住在平等寨尾吴景云家中,红军电台设在寨官屯杨氏鼓楼上,红军在平等侗寨纪律严明,战士们露宿在田垌里和风雨桥上及沿街的走廊上,并在吴景云家木楼上书写标语。红军在平等侗寨驻扎五天五夜,与桂军作战,牺牲七名战士,寨江屯群众把红军烈士安葬在寨边的小山坡上。1934年12月14日,红军后卫部队全部通过平等侗寨,登上都烟界进入湖南省通道县境内。

“红军过境平等村播下了革命火种。”平等镇党委书记王建松说,红军长征精神激励侗乡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过上幸福生活。为了铭记红军长征精神,平等村侗族同胞将新建成的风雨桥命名为“红军桥”。

记者游拥军通讯员黄勇丹吴倩茜文/摄

新闻推荐

清明、“三月三”双节叠加交通压力陡增 桂林交警教你避开堵点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聂梦娴今年广西适逢壮族节日“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叠,因此放假时间为4月4日—8日。清明节(4月5日-7...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