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瑶寨油茶香

桂林日报 2018-11-22 10:19 大字

瑶族妇女打糍粑,制作喝油茶时搭配吃的一道主食

瑶族妇女在制作粑粑果

把打好的油茶分装到瓷碗里,放在一个木盘中,端上餐桌招待亲友,这样可同时端很多碗油茶。

用竹片制的笊篱将锅中煮过的茶叶滤出。

喷香诱人的油茶。

在龙胜、恭城等地的农村,经常可见瑶家妇女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打油茶喝。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黄勇丹伍利丹文/摄

油茶是一种极富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小吃,在桂林极为盛行,尤其是恭城、龙胜、兴安一带的群众,几乎每天都有喝油茶的习惯,打油茶还成了“待客之道”,有人甚至拿它当作生财之道,生意往往十分火爆。当然,各地制作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打出来的油茶风味也各有千秋。

近日,我们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的潘内村,就感受到了“龙胜风味”油茶的与众不同之处,并用镜头定格了下来。

“以前大瑶山的穷人家里买不起油和肉,吃饭、招待客人都是用油茶,显得很寒酸。”潘内村村民粟桥梅说,特别是到了冬天,山里天气严寒,过去人们没有肉吃,肚子里面没有油水的话御不了寒。瑶族同胞就采用高山谷雨茶,经烘炒焙干后收藏备用。打油茶时,先将炉火烧旺,然后用一种特制有嘴的小铁锅置于灶上,放入适量茶油烧熟,再把淘洗浸软的茶叶、拍烂的生姜蒜米一起放入锅里爆炒片刻,继而用茶槌将佐料捶烂敲碎,然后加入适量热水,让其在茶锅中熬煮沸腾,茶汁澄黄满屋飘香时,加入适量的盐,这锅油茶就做好可以食用了。

喝油茶也有一些讲究,需配以葱花芫荽、炒香的花生、黄豆、糯米做的炒米、油炸果子,还有各种糍粑、饼干点心等,这样既可作正餐充饥,又可用于夜宵待客。

“油茶是瑶家人一日三餐必备的饮品,喝油茶就像我们喝开水一样频繁。”粟桥梅说,油茶过年过节更是必不可少,有客人来访这便成了瑶族同胞招待客人的最好食品。

其中,粑粑果是油茶的一种重要佐料。粑粑果使用本地产的优质糯米,做成鸽蛋大小或豌豆大小,然后油炸或是炒制。鸽蛋大小的粑粑果比较香软,而豌豆大小的粑粑果则是香脆的,每个碗放上一些,再配以炒熟的花生米、黄豆、米花等,面上稍撒点葱花,然后倒上滚开的油茶水,既香气四溢,又香甜松脆,十分诱人。

有了粑粑果这些食品相伴,油茶的味道会陡然增色。放有粑粑果的油茶有充饥、发汗驱寒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有益于健身防病。在冬天里,一家人围坐炉灶旁,喝着热气腾腾的油茶,那种感觉特别温馨。

“现在生活好了,打油茶的时候不仅放粑粑果,还有的放腊肉,甚至放鸡肉。”粟桥梅说,瑶家人对打油茶还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杯苦,二杯涩,三杯四杯好油茶。”意思是第一道水打出来的油茶会偏苦,第二道水打出来的油茶由苦变涩,第三第四道水打出来的油茶是最好喝的。过去用于充饥的油茶,如今已成为当地瑶族群众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更成为游客体验瑶族风情最为青睐的旅游产品之一。

新闻推荐

又闻深山“红糯香”

村民将收回的红糥放在村头的木架上晾晒,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村民们正在田间收割红糥。一侗家女子在收割红糥谷。村民将收...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