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党旗引航绿色产业龙胜马堤乡:833户贫困户有望获产业补助144万余元

桂林日报 2018-11-09 10:19 大字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谢永爱)近日,龙胜马堤乡贫困户杨昌义心情格外畅快。在乡里刚刚开展完的年度首批产业验收上,他和全乡其他832户贫困户的特色产业搞得有声有色,有望拿到共计144万余元的产业补助资金。

今年,马堤乡喊出了“红色党旗引航绿色产业发展”的口号,大力扶持扶贫产业,重点打造“高山绿园”生态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马堤五大产业园区(“翠绿欲滴”蔬菜园区、“十二茶韵”茶园区、“五彩奔腾”特色畜禽园区、“心系香君”食用菌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区),射出了扶贫的精准一箭。

打造示范园区“王牌效应”。今年,马堤乡着力打造“高山绿园”生态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公司+村民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因需发展种植富硒蔬菜、生态茶叶、油菜花,形成了“高山种茶+平地种菜+苗寨花海”的立体式农业结构,并结合村寨特色资源发展起了休闲农业观光游。眼下,“高山绿园”生态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迎来了丰收。仅5月到7月,豆角的产量就达到了25万斤,产值28万元,农户收入17万元。其中,收入最高的就是贫困户杨昌义。他告诉记者,仅种植豆角,他就能入账17000元。

“甜蜜”事业助农增收。龙胜鑫满园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马堤村民合组建立现代农业采摘大棚81个,主要种植黄金哈密瓜、猕猴桃、百香果、甜瓜四个品种。今年7月,色泽鲜艳、香甜可口的黄金哈密瓜在马堤乡试种成功并上市销售。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在采摘季大棚对外开放,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有5000多人次前来体验“农夫果园”的乐趣,6万余斤哈密瓜成了“香饽饽”,销售额达30多万元。成功带动周边7户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实现9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茶叶产业兴乡富民。在马堤乡里市村努丹茶园内,海拔930余米的高山常年云雾缭绕,绿油油的茶叶受到雨露滋养,格外翠绿欲滴。这片被村民们称为“绿色银行”的茶山已有10多年历史。2002年,村干部谢友忠带领村民们开荒栽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丰产茶园70亩和茶叶粗加工所1座。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福鼎大毫、福云6号、桂绿1号和梅占等,茶园年收入近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茶园带动贫困户32户发展种植100余亩,户均增收6000余元。目前,整个马堤乡共种有茶叶2300亩,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致富增收的重要项目。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打造龙胜彭祖高山生态茶产业基地,包括山子头茶园(张家村)、彭祖福摩海茶园(彭祖坪西坡山腰间)、芙蓉茶园、努丹茶园、东升茶园、龙家茶园。并逐步形成茶苗培育、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与销售、茶园观光游“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打造“茶旅融合”新名片。

特色畜禽产业“五彩奔腾”。近年来,马堤乡鼓励村民开展特色禽畜养殖产业。在马堤村杀猪江组建立凤鸡翠鸭养殖场,在牛头村成立海松生态牧业发展公司,在张家村苗寨设立土猪养殖场等。积极发展特色家禽家畜,如凤鸡、翠鸭、黄牛、本地土猪(地灵花猪)。这些特色禽畜的颜色正好是“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以张家苗寨土猪养殖场为例,该养殖场主要养殖地灵花猪,常年可稳定供应本地土猪苗1400头以上。养殖场采用合作社免费供苗,用蔬菜下脚料养殖,以高于普通猪市场价10%的价格保价回收,为贫困户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据马堤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党旗引航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路,盘活了这片“山坳坳”。目前,全乡产业覆盖贫困户比率达到了80%。同时,各村还结合本村实际,选准和培育好本村的“3+1”个特色产业。大力鼓励、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等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甩掉贫困的帽子。

新闻推荐

合拢宴 桌椅相连达数公里

近日,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侗寨举办“合拢宴”。数千人身着节日盛装,一起载歌载舞,开展民俗巡游等活动,吸引...

龙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胜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