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闹春牛”火了立春日

桂林日报 2018-02-05 11:00 大字

在广南村的鼓楼前,侗族同胞身着盛装“闹春牛”。

村民们敲锣打鼓,一起“闹春牛”。

很多村民顶着严寒,来看“闹春牛”。

侗族同胞牵着“春牛”走巷串户为村民祈福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黄勇丹实习生康玉萍文/摄

2月4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天,在龙胜平等镇广南村,可谓热闹非凡。当地的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扛着犁耙,肩背背箩,一起敲锣打鼓,开展一年一度的“闹春牛”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庭幸福。

“闹春牛”是广南村在立春之日一直坚持举办的传统活动。据广南村支书蒙田介绍,每年在立春之日“闹春牛”,已在他们村流传了上百年。所谓的“春牛”,并非真正的牛,而是用镰刀制作成牛角,用竹篾、禾秆、彩布和毯子等拼接成牛身,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再由两名身体健壮的男子舞动,一人耍头一人耍尾,并且多对“春牛”互斗,形成了“闹春牛”的热闹场景。

当然,还有一些相对简易的“春牛”,就用彩布拼成,再由小孩“躲”入牛身,参与“闹春牛”活动中。

2月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村干部宣布活动开始后,“春牛”在鼓楼前相互“斗殴”。每条“春牛”由一村民牵着,后跟随着扶犁耙的,敲锣打鼓的,背竹篓和挑担背箩的,一时间热火朝天。

一阵热闹过后,“春牛”开始走巷串户为村民祈福。浩浩荡荡的“闹春牛”队伍穿梭在村中时,跟随的村民们边走边假装捕捞鱼虾,有扛锄头的,有操犁耙的,有提鸭笼、鸟笼的,有背鱼篓的,跟着“春牛”载歌载舞,模仿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场景,表演春耕的动作。

“春牛”每到一家,主人必摆香茶,放鞭炮迎接,以祈求六畜兴旺和对“春牛”的敬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新闻推荐

龙胜侗年节“市场化”

本报记者李春生通讯员黄勇丹文/图祭先祖、打糍粑、杀年猪、品侗果、演侗戏、赛芦笙、唱大歌……浓浓的年味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侗乡流淌。2017年12月28日,龙胜平等镇广南侗寨迎来传统“侗年节”,...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