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榨油工苏忠明: 希望“衣钵”被好好继承
经过液压压榨,清澈透亮的茶油珠帘般从“榨笼”上流下来。
苏忠明亲自把握火候。
蒸粉、箍茶饼、压榨……小小的榨油坊内油香四溢。
经过一系列工序,苏家茶油将走向市场。
撬动液压杆是一项体力活,将“榨笼”的茶饼榨出油,壮年汉子也要出一身汗。
□记者蒋伟华通讯员周俊远文/摄
进入农历十二月以后,居住在荔浦市东昌镇龙田村苏家屯的苏忠明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在榨油坊里给茶籽换炕、磨粉、蒸粉、箍茶饼、榨油、分油……一直忙碌到天黑才能回家。1966年就在生产队学榨油的苏忠明,每到年边就重复着传统榨油坊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
苏家屯四周高山环绕,种着上千亩的茶树。采茶籽、榨茶油、吃茶油是这个村子世世代代沿袭的生活习俗。苏家屯村口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间榨油坊,每近年关就起炕开榨。村民们会把自家采摘回来的茶籽打包,连同柴火一起拉到榨油坊去,请师傅加工榨油。每年从农历十二月开始,榨油坊的炕火就日夜不停,茶油的清香和缕缕青烟一直在村子上空飘动着。
苏家榨油坊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炕茶籽。炕茶籽是一件费时费力又讲究技术的大活,茶籽要在炕上连续烘烤6天6夜,每天24小时不断火,每天晚上必须有人值班,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起来添一次柴火,查看茶籽是否被烤焦。为了保证所有的茶籽都能均匀受热,完全烘干脱水,还要给几个炕上的茶籽换炕。
茶油出来需要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工序:茶籽烤好后磨成粉,再趁热把磨好的粉装进蒸桶,在大锅上蒸熟,生的茶籽带着苦涩味,蒸熟后才能去除苦涩。随着大锅里的蒸汽上升,茶籽的清香开始在作坊里飘散开来。约摸一小时后,苏师傅把蒸熟了的茶粉一盆一盆地舀出来,倒在简单的模具里,用铁圈箍成一个个茶饼,这时,整个作坊满满的就都是茶籽的香气了。箍好的茶饼还要压实,由一个壮汉站在上面,像不倒翁一样左摇右晃地把茶饼踩实压平,之后就是榨油。
苏家榨油坊使用一台液压机来榨油,相比以前的木榨省了不少力气,出油量也比原来多。苏师傅说,原来木榨一榨20个茶饼只能出16斤油,榨一次油累出好几身汗,2001年他们买了这台液压机,虽然也还要两个人合力使劲摇动增压,但是一榨能出五六十斤油,而且质量也更好一些,颜色更加清澈透亮。
近年来,茶油异常俏销,成了不少人过年走亲访友送礼的首选。说起苏忠明和他的榨油坊,在十里八乡也算是小有名气。因为为人实在,榨出的油品质好,每年都有熟人找他订购茶油。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没有力气去打理茶树,每年收回的茶籽越来越少,榨油坊也只有5个“榨油工”。他说村里人世世代代都习惯了吃茶油,如果榨油坊关门,可能大家就吃不到纯正的茶油,村里上百年的茶树林也可能就荒废掉了。说到新年愿望,他说自己榨油50多年了,也见证了村里的发展,虽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但他还是希望徒弟们能继承好自己的“衣钵”,让传统的手艺后继有人,榨油坊能一直“榨”下去。
新闻推荐
扫一扫,看新春走基层客户端专题本报荔浦讯(记者/韦宏宁通讯员/周俊远)春节期间,荔浦市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发动各乡镇、村屯及民...
荔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荔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