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种田记
刘军义、李祖智、杨健(从左至右)在田间察看稻穗长势。
本报记者苏超光文/图
“桂林有位年轻博士叫杨健,种出了既优质又高产的生态稻米,很神奇,值得去看看。”
应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刘军义博士之邀,9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塘尾岭村的水稻种植基地。25亩试验水稻收割殆尽,只剩下一小片用于后续观察研究。和周边稻田相比,这片试验水稻明显粗壮高大密实,鹤立鸡群。刘博迫不及待地拔起一株稻秆,仔细端量。
“你看,秸秆长得特别粗硬,穗粒非常饱满。”刘博兴奋地想数一数每根稻穗的穗粒数。
“我们已经数过了,少的有260粒,多的达350粒,比日本自然农法种植的150-250粒多100来粒。”杨健说。
试验稻田里鲜有杂草,也与周边农田形成鲜明对比。“从种植到收割,没用过除草剂,也没有人工除草。估计是试验田的水稻长势太旺盛,杂草竞争不过禾苗而难以生长吧。”
杨健讲述了这片试验稻田的几个神奇故事。
今年6月,连续十多天的暴雨天气,让广西北回归线以北区域的稻田发生了卷叶虫虫害,尽管村民紧急喷洒大量农药,试验田周边几百亩稻田还是难逃一劫,减产明显。而试验田插秧晚了一个月,禾苗更嫩,理论上昆虫更爱吃,却只受到零星侵袭,几乎没有损失。
禾苗抽穗后,最担心老鼠和麻雀。令人惊奇的是,频繁侵袭“左邻右舍”的鼠雀们,竟很少光顾试验田。
对种种奇象,杨健坦言目前只有原因推测,还没有科学解析,有待日后研究。
杨健选择的稻谷品种,是适合南方区域种植的“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超级稻品种。用收割机收割14.7亩,过磅测产,平均亩产达到728.5公斤。而传统种植平均亩产只有500-550公斤。
稻谷烘干后送到碾米厂,碾米师傅说从未见过如此饱满的谷粒。经检测,这批稻谷的饱满率比普通稻高出10%以上,碾米出米率高达75%,而普通稻谷通常只有68%左右。
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这是粮食生产的普遍现象。如此高产的稻谷,食用品质如何?
9月10日傍晚,十多位“大咖”应邀前来对试验田大米煮出的米饭进行品鉴。这些“大咖”包括金穗农业集团、桂柳牧业集团、宇峰企业、宏源农业等广西知名农业企业总裁,还有海归博士以及国内权威的基因检测机构“诺禾致源”华南区负责人。
热气蒸腾的米饭端上桌,饭粒晶莹剔透,散发着扑鼻芳香。在座诸君食指大动,细细品味起来。
“软糯Q弹,越嚼越甘甜。”
“很独特的口感和口味。”
“超级好吃,回味无穷。”
杨健笑得很满足,从育苗到收割,半年的艰苦努力没有白费。“当初已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没想到旗开得胜。”
一个留洋博士,为什么放弃高薪和舒适的生活,跑到乡下种田?这既优质又高产的稻米究竟是如何种出来的?
杨健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他偶然拜读了日本自然农法大师福冈正信的经典著作《一根稻草的革命》,从此对自然农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之前从事的工作大多和食品行业客户打交道,杨健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使用的农药、抗生素和化肥,用量都是世界第一。这些化学物质相当一部分会进入土壤,难以完全代谢或分解掉,日积月累,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杨健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把土壤恢复到工业文明之前的状态。他想到了利用土壤自然有效微生物发酵有机质,也就是日本自然农法专家所倡导的波卡西(BOKASHI)技术去改良土壤。
今年初春,杨健到桂林周边农村考察,寻找合适的试验田,在五通镇遇到了因疫情滞留在家的大学毕业生李祖智。李祖智也对自然农法充满兴趣,这两年一直想回老家种优质稻,只是苦于不懂技术。两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他们在李祖智家的村子塘尾岭村租下25亩水田,开启微生物改良土壤的生态实践,种植生态水稻。
要改良土壤,恢复土壤有益微生物体系,必须找到有效手段,从微观世界洞察土壤。
杨健借助目前最先进的宏基因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基因分布进行全面扫描,掌握土壤微生物的详细分布,筛选出土壤中的土著有益微生物菌群,混入其它十多种土壤有益菌群,在实验室进行培养。得到优势有益菌群后,再进行批量培养。又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可发酵基质进行固态发酵,最终得到了他想要的“秘密武器”波卡西。
“波卡西可以使土壤充分厌氧发酵,有益微生物菌群对土壤微生物体系形成有益引导,同时降解土壤里的有机质,消耗土壤残留化肥。”杨健介绍。
当初决定选择水稻作为生态实践的作物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水稻没什么经济效益,连农民都不愿种。但杨健认为,米饭不应该只是果腹之物,还应该具有丰富营养和食用乐趣。他要做的,就是还原大米的这种本质,让普通老百姓能煮出好吃的米饭。
育苗过程很顺利。稻种用实验室特殊培养的有益微生物菌液浸泡一个晚上,再放到竹篓里自然发芽。谷芽冒出后,撒到平整好的秧田里。三天后,田地冒出整齐的秧苗,两周后叶片翠绿,根系发达。
然而一个月后起苗插秧,秧苗却一下子枯黄了。
“一个大博士,不好好在城里待着,来种什么水稻!”村民们既惋惜,又不解。
没想到三天后,秧苗起死回生,重新恢复翠绿。
等到秧苗分蘖时,杨健惊喜地发现,传统水稻分10-12蘖,试验田水稻竟然达到了12-15蘖。
又一个月过去,禾苗长势旺盛,几近疯狂,很快把整个稻田填满,密不透风。村民们说,这么密肯定抽不出穗来,而且很容易发生稻瘟病。
奇迹再次发生。试验田里的水稻,在村民们惊疑的目光下逆势拔穗,光彩夺目。收获时节,摸着粗壮的秸秆和沉甸甸的金黄稻穗,习惯了传统种植方式的村民,终于相信了这位博士,相信了科学能改变传统,创造佳绩。
“传统农业如果没有先进技术加持,必定面临较大风险。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杨健认为。
博士种田大获成功,消息不胫而走,合作伙伴、回乡大学生李祖智也成了村里的“网红”。桂林市临桂区决定建立博士工作站,拿出万亩农田,让“杨健们”大显身手。
“上海一家网络公司已初步决定包销我们的大米。我相信好品质必定赢得大市场。”杨健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赵乐秦深入临桂区检查指导创城工作时强调 抓实抓细各项创城工作 持续巩固提升创城成果
九月十一日(赵乐秦来到临桂一中调研学校开展创城相关工作(图为在学校的文明班级1817班(赵乐秦结合当前创城工作给同学们...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