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林”的山

桂林日报 2020-09-06 15:57 大字

▲仙人头(公平乡政府供图)

▲巍巍鸡笼山(李桂柏摄)

▲羊角山(公平乡政府供图)

公平象山(李桂柏摄)

公平素有“小桂林”之称,说的是其山水,尤其是山。

公平为灵川县西北部的一个乡,坐落在美丽的青狮潭水库之滨,距县城40公里,系水库主要淹没区。地属山区丘陵,境内80.2%的面积为山地,西及西北、西南皆山邻临桂区,北、东、东南则分别山界灵川的兰田瑶族乡、九屋镇、潭下镇。“八山一水分半田”是此地的写照。

公平的山,为越城岭山系余脉。越城岭余脉位于漓江以西,为灵川县境西部屏障。余脉按走向分西、中、东3支,其中西支为西北—东南走向,沿县界分布,公平的山大多分布于西支,而主要的山峰又大多集中在岩山村委一带,形成以象山为中心,四周群山错落,竞相拱象(象山)的奇特格局。“小桂林”一说即发端于此。

这里的山似乎饱蘸了大自然的灵气,依着地形地势规则或不规则地包裹着公平,鬼斧神工地勾勒出公平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相生相惜之美。其东有白云山,西有鸡笼山,南有罗峰山,北有铜鼓山,中有象山、玉屏山、羊角山、笔架山、文笔山(官帽山)……这些山,或高或矮,或陡或缓,或连或断,或秀或奇。连者,则山峰起伏悠远,柔和美丽,如同一曲脍炙人口的民歌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断者,则似断虚连,一峰独立,像是一只或几只因迷恋花草而不觉掉队的走兽;奇者,则造型独特,非禽即畜,若同一位匠心独具的美术大师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且每一座山都内含着凄婉动人的故事,充满着悠远跌宕的传奇,令人思绪万千,叹为观止。

走进公平,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象山。此象山谓之“公平象山”,乃当地人为区别与桂林城象山(象鼻山)之称谓而名。公平象山呈东—西向位于公平岩山下南村村口,其周围是一片由碧莲和水稻构织而成的良田,象山位居中央,天然形成一道莲稻托拥象山、象山辉映莲稻的绮丽大观,民谓一座能给村里带来吉祥的镇村之山。

据祖籍公平的灵川文史里手曾桥旺先生称,此山长200多米,最宽处约50米,最高处约70米。凝目注视,但见其体胖腰圆,大耳双垂,小眼半眯,长鼻垂地,形状和神态都酷肖在绿茵中慢行觅食的真象。此情此景,若让古时候的文人骚客见到,其滔滔诗兴能隐忍不发么?

象鼻之后,有一南北通透宽高各几米的椭圆形穿岩,像由象鼻垂地而形成,此与桂林象山“长相”极似;山腹之北,还有一岩洞可入腹内,内有200余平方米的空穴,幽幽然落针可闻其声。

相传此山为公象山,与桂林象山是对恩爱的伉俪。很久以前,它们是一雄一雌两只大象,为了追求美好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夫妻俩结伴同行,从远方来,又准备到远方去。在艰辛跋涉了一段漫长的路途之后,终于有一天,它们来到了公平的岩山境内。它们本想继续前行,但公象此时却怎么也走不动了,即便使尽浑身之力也无法挪动半步。危难关头,公象让妻子别牵挂自己,趁着一息尚存去寻找生命的源泉。在母象挥泪惜别之际,它们约定,待命运出现转机,双方再相逢。最终,母象寻到了漓江边。但就在母象心急步缓地迈入漓江,伸长鼻而酣饮碧波之刹那,其与远在公平的公象都耗尽了各自的体力,双双停止了心脏的跳动,进而分别化作了两座象山———桂林漓江边的母象山和公平岩山下南村村口的公象山。岁月悠悠,造化施奇,天公赐美,于是这两座象山就渐渐定格为现在这般栩栩如生的形状。耐人寻味的是,它们皆面东,意表心向一致,志同道合。当然,关于象山的凄美传说,民间还不止这一宗。

位于岩山中南村之后的玉屏山,发脉于下南村西的罗帐山,东至上南村田心路口通往岩山圩的公路旁,大致自西而东延展,长约1000米,高约200米。中南村正是建筑在玉屏山前面的一片平坦的沃野之中,与玉屏山近在咫尺。碧绿的玉屏山,活似一块巨型的翠玉,静静地安躺在中南村之后,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护佑着这里淳朴善良的黎民。玉屏山之名,因此得焉。

山虽不高,有燕常鸣。玉屏山百树葱茏,古木参天,溪水潺潺。春夏之交,南燕北来,多歇于此,每天清晨翻飞如织,叽喳鸣叫,就如同一曲定时演奏的悠扬的交响曲,给镶嵌在大山之中的沉静的中南村带来了无穷的生气和欢快。故玉屏山又名“燕子山”。

山腹有岩,名曰“燕子岩”。岩洞宽约100米,深200余米,盆岩幽曲,深壑险绝,怪石嶙峋,但可住人。史载:明末清初,桂林靖江王的后裔曾避难于此,并在岩壁上题有“恨我不生百姓家”之句。心生此言,大概是因为燕子岩有恩于朱氏,或是朱氏羡慕这里的村民没有权利纷争、命悬生死,过着平淡快乐的生活吧?因朱氏后人曾居于此,故当地人又称此岩为“朱家岩”。

象山西北面、岩山羊田村之后的羊角山,以其一山两峰,朝天耸立,恰似羊角一对而得名。村以山名,云:“羊田村”。羊角山林木葳蕤蓊郁,鸟唱溪歌,蔚为壮观。其右峰,有一条宽近0.3米、高100多米的垂直裂缝,贯穿山腰一个脸盆大小的小泉眼。

当地传说,此山曾经只有小泉眼,没有裂缝。古时有一年大旱,村民纷纷到此取水,水虽是甘甜,但喝后不知何因竟卧病不起,经百般探寻,后来才发现是一条头如排球大小的蛇精在作祟。也许是上苍开眼,突然有一天傍晚,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带着一道刺眼的闪电,从山顶到山脚垂直劈开一条裂缝,贯穿小泉眼正中,刹那间只见地动山摇,大雨倾盆,滔滔甘泉沿裂缝奔涌而出。村民喝了突来的甘泉后,久病的身体竟然慢慢好转起来。于是,当地便流传开了这么一件事———小泉眼里的蛇精被雷公劈死了,永远不会再害人了。因山的垂直裂缝由雷劈而成,故此,羊角山亦名“雷劈山”。借当地人的话说,这个故事或许有着太多传奇色彩,但却体现了公平人民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精神追求。

象山之东的“鲁迅头”,是一座以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头像取名的山峰。此山因形似鲁迅先生的头像,故名之。远远望去,只见“鲁迅”面容冷峻,头颅高昂,眼神深邃地斜视着象山,形神如生,面貌自然,不禁令人吟出鲁迅先生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传世名句。

此山又称“仙人头”。相传盘古开天地时,一位神仙受命挑着一担石山下凡造山川水道良田,行至现在的上田心村一口古庙井(今村口夏凉冬暖的水井,后人称古庙为仙人庙),因感路途劳顿,于是便歇脚于庙,饮水解渴,稍事休息后即刻起程赶路,然没走多远竟走不动了。此时,神仙倍感肩上那担千钧之石仿佛更加重了,不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且双脚也像重锤猛打的桩子一样不断往地下沉,先是慢慢地扎根变成了一块石头,最终竟形化成只剩一个石人头了,后来当地人就称其为“仙人头”。

此山将鲁迅先生与神仙连成一体,忽然想起电视剧《八仙过海》里的歌词:“……修炼不辞劳,吃得苦中苦,正果才修到……”神仙化作了石人头,而鲁迅先生则人人景仰,这或许就是他们最后修到的“正果”吧!

巍峨雄伟的鸡笼山,地处公平村委黄村公平湖(青狮潭水库核心区域)西岸,东与高耸云端的白云山隔湖对峙,海拔1100米,界于临桂中庸乡,乃公平乡境最大、最高峰,为流峰江(又名公平河、七都河,入青狮潭水库)的源头。

站在平静的公平湖上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鸡笼山山脚就仿若与浩瀚的公平湖同在一条地平线上。在这幅柔和的画面上,鸡笼山如同一艘披绿挂翠的万吨巨轮在湖的西岸徐徐航行,蓝天、白云、碧波、湖鸟与之交相辉映,美轮美奂,那些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者,争先抢下这由动与静组合而成的完美构图。

山的北面,从黄村通往四合村委柳尾、石梯村的大石头界右侧,有一凹形山洞,洞口分布着10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山石,好似鸡仔进笼子,故得名“鸡笼山”。因当地村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浓厚,故鸡笼山的植被一直保护较好。据《灵川县志》(1997年版)载,此山产杉木,建有国营鸡笼山林场。之后,勤劳的村民又放大市场眼光,大力发展毛竹生产,今毛竹已成山上可与杉木媲美的一大产品。

临近山顶,有一古庙,名鸡笼庙。庙为矩形状,砖木结构,前有院落,内有几根圆柱支撑,外观飞檐翘角,坐西朝东。初为一进三开建筑,具体建筑时间不详。民国四年(1915)曾重修过,后又毁。今之庙舍,为香港慈善家王承辉先生捐资百万元人民币,于2012年至2014年重修,占地面积扩为156平方米,仍为一进三开间,内供奉如来、观音等几尊佛像。该庙原香火甚旺,每年农历六月初二的“朝圣日”(俗称“庙会”),附近七村八寨的善男信女,纷纷到此敬香拜佛,祈求雨顺风调,大吉大利。今香客已大不如昔,但逢年正月十五仍有不少前往。

庙南往上约步行5分钟处的山顶上,有一泉井,长宽各0.8米,深近1米,终年不枯不溢,相传水能治病,俗称“仙水井”,据说当年庙里的和尚就是来此取水度日的。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井处山顶,其西北面为绝壁,周围无树木,亦无水源,但却产如此“仙水”,怪乎!

歇坐山巅观云品云是一大享受。这里的云有着春之生机、夏之活泼、秋之灵动、冬之深沉,从而顿感人生之旅应有春云之蓬勃、夏云之热烈、秋云之素洁、冬云之厚重。

就像桂林的山一样,公平的山亦留有抗战文化的刻痕,或经历或见证过抗战硝烟的洗礼。村中的耄耋老者,至今还能记起当年发生在罗峰山、鸡笼山、中央岭、香炉山等山上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场景。往事如烟,青山依旧,而那些悲壮的故事却早已雕锲进这无边的青山绿水之中。

从“小桂林”归来的人都有一种同感:那里的山,看过的还想去看,没登过的则更想去登。我亦然。

新闻推荐

小女孩超市门前被撞急寻家长?假的!

本报讯(记者申艳)8月30日,一张嘴角流血的小女孩照片在桂林人的微信上传播,称小女孩在永辉超市门口被撞,已送临桂医院,急寻小女...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