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25家媒体50余名记者聚焦桂林文旅复苏 让“诗和远方”更精彩

来宾日报 2020-08-10 07:53 大字

天门山上的玻璃栈道。天门山一景。风光秀丽的灵渠。游览逍遥楼。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各路记者采访游客。龙脊梯田。

“截至目前,桂林市99%的A级景区、90%的星级宾馆、80%的旅行社、92%的文化娱乐场所已开放营业;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2709.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349.06亿元。”8月6日下午,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志红告诉记者,桂林文化旅游产业已加速复苏,为跨省团队旅游奠定了基础。

由桂林市委宣传部主办,桂林市文广旅局、桂林日报社、桂林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相约桂林,共游广西”——广西地市媒体聚焦桂林文旅复苏采访活动,于8月3日至7日举行,来自全区25家媒体的50余名记者齐聚桂林,兵分南北两条线路,走进临桂、龙胜、资源、全州等地,用镜头记录日渐复苏的桂林文旅经济,用笔墨描绘桂林山水壮美画卷。本报记者随团一路向北,带你到桂林各地打卡。

桂林城:古色古香满风韵

3日晚,记者打卡的第一站是逍遥楼。逍遥楼始建于唐代,一度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江南名楼齐名,自古就是桂林文化地标。重建的逍遥楼再一次激活桂林城的历史记忆,再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了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文化力量。

当晚,各路媒体大咖和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冒雨登上逍遥楼、靖江王府古长城,欣赏漓江夜景、探寻先古痕迹;在讲古堂内,小伙们一起观赏桂剧,亲手制作团扇,感受桂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临桂:在水一汸康体养生

4日一早,记者来到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宛田乡东宅江村大瑶古寨的在水一汸景区。该景区山环水绕,原始植被丰富,天然林保存较完整;植被种类繁多,尤其以奇花异草、竹木藤厥为多。在山脚处坐落着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如今仍有66户近300名村民常住于此。当地政府重视瑶族村寨文化保护,村寨整体建设保留完整的民族元素,瑶族文化因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据景区相关负责人石瑞华介绍,景区内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春秋季节凉风习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这里也是摄影和旅游的天堂,平日里每天都要接待上千名游客。景区在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一批精品民宿,受到众多游客青睐。

龙胜:壮美梯田宛若画中

4日下午,媒体记者一行人来到龙脊梯田。龙脊梯田分为金坑(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和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海拔在300米至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

待到金秋十月,龙脊梯田将呈现一片金黄。不过,8月绿油油的梯田也自有它独特的美丽。在梯田景区金佛顶景点放眼望去,视野极为开阔,上千亩水稻分层叠起,古香古色的村寨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满眼皆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资源:一江春水向北流

资源县的天门山景区因天门山而得名,天门山雄镇资江,形状像天门中开。其方圆10千米,由东线(百卉谷)、西线(一线天)、神仙寨以及桃花岛四部分组成,山形峻秀,岩壑争奇,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据了解,该景区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146公顷。

到天门山一定要坐船游资江,资江是资源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东北麓,浩浩北去,流入湖南省境内,最后注入洞庭湖。

全州:深耕农旅乡村游

5日晚上,一行人来到位于全州县庙头镇大碧头村的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这是一个国家4A级景区,距全州县城约30公里,景区内有古村落、养生温泉、酒店、稻田餐厅,还有大型户外丛林探索、灯光秀场、休闲娱乐等设施,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回归自然,绝对是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据该度假区游客部经理徐珍珍介绍,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度假区曾停业一段时间,为推进景区旅游复苏,他们推出优惠政策,医护人员和公安人员凭证件可免费入大碧头大地景观游玩。

红色之旅:血色湘江荡气回肠

6日一早,记者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该项目选址在全州县才湾镇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旧址,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纪念林和纪念馆,项目总占地面积970亩。

该纪念馆已成为广西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点之一。纪念馆的各个展厅,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3D数码技术和历史图片、文物实物等手段,再现湘江战役的场景。游客在这里听红军长征故事,观战斗视频,看历史场景,感悟先辈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精神。我们怀着崇敬心情,集体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重温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

据纪念馆副馆长周运良介绍,作为桂北红色热土,全州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速,来自区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引领了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疫情得到有效缓解后,纪念馆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工作,今年5月至今已开门迎客20多万人次。

兴安:一条灵渠通两江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城边的灵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灵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2018年8月,灵渠被国际灌排委员会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荣誉称号。

灵渠工程分为渠首工程和南、北二条渠道,航道全长约37千米。渠首包括人字坝和铧嘴。灵渠渠首工程所在地叫分水塘,它将湘江上游海洋河的来水拦截,一分为二,三分入漓江,七分入湘江。

当天,媒体记者一行人坐游船畅游灵渠,身边是潺潺的流水,两岸是百年老树,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新闻推荐

桂林8月气候趋势预测出炉 天气炎热 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偏少一至三成

本报讯(记者梁亮通讯员蒋运志)一进入8月,台风就十分活跃,3号台风“森拉克”和4号台风“黑格比”相继生成。虽然它们给广东...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