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家村: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桂林晚报 2020-07-16 12:23 大字

老照片《鲁家春早》陈长生摄

今日鲁家村航拍图王战飞摄

节日的鲁家村黄宝生摄

黄宝生

鲁家村,系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委所辖的自然村。位于桂林老城西郊桃花江畔,是桂林市桃花湾旅游度假区和芦笛景区的核心节点。现全村111户,399人,占地58亩。东与肖家村隔江相望,南连巫山脚村,西临合家村、张家村,北濒庙门前村、于家村,远眺芦笛岩。东面有飞凤山,西面有芳莲岭,两山之间田畴纵横,江流蜿蜒。古时,这里是赏月绝佳去处,称为“阳江秋月”,清代被列入“桂林续八景之一”。电影《西游记》片头风光就取景于鲁家村。

鲁家村人不姓鲁

现鲁家村人不姓鲁,全村村民都姓阳。

村太祖复姓欧阳,与欧阳修同宗;元末明初由江西庐陵钓源村南迁来桂。钓源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始建于唐代末年,系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宗裔聚居地,距今近千年,钓源村人尊欧阳修为宗,村内建有文忠公祠堂。由于商贸和农业发达,土地紧缺,钓源族村人陆续外出,或考取功名,或远涉湘桂经商谋生。

其中,一支欧阳先人辗转来到临桂庙头刀陂村、桂林巫山脚村。为了融入当地社会,逐步淡化外地族姓“欧阳”,拆复姓改为“阳”。鲁家村始祖阳映锦,由巫山脚村迁居此地已历十三代(1680年迁来),后裔名字按“国正文映纯培永庆光裕大道”字号排辈。早先在桃花江西岸“荷叶地”(高出历年洪水线的地块)繁衍五户人家,俗称“五家村”。因桂林话“五”与“鲁”发音相近,五家村便被人们叫做“鲁家村”了。另一说法是,此地原来就有鲁家村,后来鲁姓族人迁走,村落遗弃。阳氏承接后依然沿用村庄原名。

“一世祖”暴富的传说

早年,阳映锦的祖父阳正炽,祖居巫山脚村,见村北有一废弃的村落(现鲁家村)无人居住,便将其开发为磨豆腐、发豆芽和养鸭基地,祖业日渐兴旺。为了生产便利,阳映锦迁过来居住。阳正炽将祖产交给阳映锦继承。阳映锦凭着勤劳和智慧,靠经营豆腐、豆芽和养殖,很快富甲一方。

关于阳映锦的暴富,其后人还有一说:有一天傍晚,从阳江堰坝桥上来了10多名汉子,挑着担子,神色慌张,见到田里劳作的阳映锦,上前招呼,卸下了盖得严严实实的担子,放在江边的芦苇里,用芦草捂住。这些汉子称有急事要办,让阳映锦照管,次日来拿,便急匆匆消失在夜幕中。第二天,翘首等候一整天不见有人来拿,憨厚本分的阳映锦将担子挑回家,从不敢乱动。直到若干年后,坚信无人来领,阳映锦才掀开这些沉甸甸的担子,这一下他惊呆了,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和价值不菲的珠宝,整整7担。一夜暴富,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是,后人无法证实这个类似“芝麻开门”的传说是真是假。

无论勤劳致富,抑或不劳而获,阳映锦确实有了积蓄。他大量购置田产,拓荒造地,垒砌堰坝,安装水车,修建宗庙,还向朝廷斥资捐了个文林郎。居住巫山脚的几个兄弟见状,格外眼红,闹起了分家,并对簿公堂。衙门遂以巫山山脊为界,设一石门槛(上世纪70年代修水利时炸掉了),判定界南归巫山脚村,界北归鲁家村。从此,阳映锦在荷叶地繁衍子嗣,自成一族。被后人称为鲁家村的“一世祖”。

雕梁画栋的古村毁于战火

两百多年来,鲁家村人以欧阳修为荣,将“团箕晒谷,教崽读书”代代传承,村民以耕读为主,磨豆腐和捕鱼为副,生活自给自足。

清朝同治年间,鲁家村学子阳永生考取清同治年甲子科副榜、庚午科举人,历任宜山、永福、新富州和平乐知县。娶妻唐氏生育五子,其中儿子阳寿彭是前清秀才,在柳城县当了18年教谕。阳寿彭二儿子阳孟刚,民国初年广东警察学校毕业,在旧桂系陆荣廷时期出任广西军务督办署军务课长,广西梧州水上警察厅厅长,兼任桂林商会副会长,桂林护商队办事处主任。上世纪20至30年代,在桂林通往梧州的“黄金水道”上,顺流而下是大米茶油山货等桂林土特产,逆流而上是盐巴煤油白糖等洋货,时有劫匪出没。阳孟刚率一支黑衣驳壳枪保镖队护航,威风八面。阳寿彭四儿子阳光宇,在二哥阳孟刚提携下入北京汇文学校读书,高中肄业后从军,官至上校参议、国军桂林警备区参谋长。阳孟刚儿子阳明炤,曾当过民国广西财政厅厅长。

随着一批阳氏族人出人头地,鲁家村日渐殷实。

然而,鲁家村在上世纪40年代那场“桂林保卫战”中惨遭劫难。1944年秋,日军企图打通湘桂线,阻断国军补给,挥师南下包围广西首府桂林城。10月28日,进攻打响。不日,西线日军抵近芳莲岭芦笛山一带。据村民阳大德说,本村村民阳裕志(阳大德父亲)正要西撤南头圩躲避,刚出村不远与日军遭遇被抓,关在于家村。这时,国军在鲁家村与相邻的于家村与日军形成对峙。鲁家村地理位置险要,身后的飞凤山是保卫桂林城西面的要塞,一旦日军占领鲁家村,并以此为依托攻城将难于据守。鲁家村十几间雕梁画栋的民居,在日军炮火轰击下不断坍塌,村民死伤过半。为了不给日军用作攻城据点,国军决定焦土抗战,弃村退守飞凤山坚壁清野,放火焚烧了剩余房屋。囚禁在于家村的阳裕志,亲眼目睹了鲁家村方向一片火海,嚎啕大哭。另据村民阳旺生说,战前,以贩牛为生的阳裕城(阳旺生爷爷)在观音阁一带做生意,从柳州拉回一车皮的牛,赚了大笔的光洋(袁大头),埋在宅田里。战后,在瓦砾中寻找已不知去向。

经过此战,鲁家村只剩残垣断壁,民不聊生。全村陷入困境。

凤凰涅槃的蜕变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鲁家村恢复生机。村民仍以种植水稻为主,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村民有的外出打工经商,生活有了改善。

但是,一些村民仍住泥砖屋,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青山绿水”尚未脱贫。

一位老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10年投入近20万个人积蓄,帮村里兴建文化旅游项目,筹建特色餐馆,改善鲁家村的传统豆腐工艺,找了100多种豆腐菜谱教给村民,还开培训班教村民厨艺,带领村民去外地学习,还牵头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鲁家村利用河岸经营“鱼餐馆”,“豆腐鱼”、“豆腐鸡”等美食风靡桂林城,一时间,临江把酒啖鱼,品茗垂钓,这里俨然成了桂林近郊最闲适最有情调的去处。这位老者,就是桂林医学院退休干部程延伟,村民尊称他为鲁家村脱贫致富的“太公”。

2010年,桂林市启动桃花江旅游度假区建设。秀峰区党委、政府将鲁家村作为重要突破口来抓,仅用100天完成了全村调查测绘、产权认定、旧房评估、签订补偿合同等项工作。又用一年时间,拆除全村65户老宅,兴建成为高低错落以桂北民居风格为主的独栋联排式房屋。2012年“三月三”,鲁家村家家户户住上青砖黛瓦的宽敞民居。村民们“洗脚上田”从事旅游业。鲁家村由远近闻名的穷村蜕变为富裕村,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如今,鲁家村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成为桂林乃至广西“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如果欧阳修天上有知,一定为其后裔在桂林的繁衍和发展由衷欣慰。

新闻推荐

乡镇设立创城办 多措并举治理小 临桂镇创新创城工作亮点多

本报讯(记者庄盈通讯员陈佳琼)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临桂区临桂镇牢固树立“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扎实开...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