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民:三十年不懈坚持 用诚信打造“金字招牌”
唐瑞民获得的自治区先进个体劳动者荣誉称号。记者刘健摄
□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秦盛友周荣华
在临桂区五通镇,今年67岁的唐瑞民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在生意上做到诚信经营,更是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还利用自己的威望,把诚信做人、经商传递给了更多人。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五通镇的商户个个讲究“以信接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哪怕自己吃亏,也要恪守“诚信”
“我从1972年开始教书,那时候是一个民办教师,在教学中我会一直给孩子们灌输诚信、孝敬等中国传统价值观。到1984年,我离开学校,选择了经商,并且一直做到现在,诚信两个字我一刻也不敢忘记。”5月25日,记者来到临桂区五通镇唐瑞民的电器商店,看到67岁的他亲历亲为,一边根据顾客的实际需要为他们推荐商品,一边做一些售后维修的事宜。
采访中,唐瑞民告诉记者,他最初也只是会一点修理电器的手艺,刚开始就在路边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里,一边做着维修,一边尝试卖一些家电。
“最开始我也就是修修电风扇、收音机和电视机等,时间长了,也兼顾着卖。但是那个时候,任何一个家电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轻易就能拥有的。我记得当时西山村一个村民花了好多年的积蓄从我这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坏掉了,那时候国家才刚开始实行三包政策,许多地方还很模糊,大家的一贯做法就是能推就推,实在不行就修一修。我想,人家信任你,花那么多钱在你这里买电视机,我们也要讲究诚信。”唐瑞民说,后来他不断联系他的供货方要求退换,退换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他自己承担了下来。
“我也理解供货商,毕竟是用过的电视机,不能再当新机子卖给顾客,所以我主动要求换新后的差价由我自己承担。”唐瑞民说,当时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在550元左右,就算只是承担差价,也让他有点“吃不消”,但换来的是良心上的安宁,所以他自始至终没有犹豫过。
“有了那次的经历,我经商的思路就更明确了,所以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麻烦事’我也很乐意去做。”唐瑞民说,在电视机事件后不久,一台从自己店里卖出去的录音机又给他惹上了“麻烦”。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一位姓蒋的顾客在我这里买的录音机,结果回家后就频繁发生‘绞带’现象,在当时,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换货的。但是我想,这样的录音机给我自己用起来会舒服吗?所以我就带着录音机找到供货商,当时还扯了很久的皮,然后我就抱着录音机去找了工商局,问题才得到解决。”唐瑞民说,拿到更换后的录音机,那位顾客特别激动,写了感谢信送到店里来,当时在顾客中间还被传为了佳话。
用心搞“经营”,真诚“服务”大众
“因为我在顾客当中的口碑一直不错,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都来我这里买东西,生意自然也就好起来了,所以2008年的时候,我终于摆脱了那个十几平米的店铺,修建了属于自己的门面。”唐瑞民说,他依然把诚信两个字挂在心头。生意上有点成就以后,他一直在想着如何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我记得是在2008年,镇上一家人使用燃气热水器造成了严重火灾,差点危及人命。听说这个消息以后,我立马就联系了所有在我这里买过热水器的顾客,提醒他们注意燃气泄漏问题。虽然发生泄漏的热水器并不是自家销售的,但我还是不放心,后来我就决定对我卖出去的热水器全部进行检查,而且不收取一分钱费用。”唐瑞民说,虽然这项“工程”耗时费力,但他觉得这样做很值得。
唐瑞民告诉记者,虽然他的店面扩大了好几倍,生意也越做越大,但他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
“我们只是销售电器,也从来没有承诺过‘保修’,但是乡下人有个习惯,那就是在你这儿买的东西,就认定你了。我们有的顾客甚至来自灵川县公平乡和兰田瑶族乡,他们是走路来买电器,买了还要背回去,所以每当他们有问题找到我,我也会及时上门维修。”唐瑞民说,他走过最远的地方有30多公里,因为走不惯山路,往往清早出门,下午才能到顾客家中,修理好电器再走路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
“我们的顾客是很淳朴的,只要他们信任了你,‘诚信’对他们来说,就像天然的东西。我记得有一次一个顾客在我们这里买电视机多给了500块钱,当时都不知道。晚上查账,我发现了这个问题,立马打电话告诉他。他还以为我算错账了,再三说没有多给钱。后来事情弄清楚以后,他才肯接下那些钱。”唐瑞民说,这样的事情在他的店里已经不知道发生多少回了。
“我们也不会其他的讲法,但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诚信’。”唐瑞民说,在镇上做了30多年的生意,他每一天都会要求自己要对得起“良心”。
“因为唐老板的诚信招牌已经很‘响’了,2018年,我们还把镇上19户贫困户的电视机购买和安装任务都交给了他。他不仅免费为贫困户进行了安装,还承诺电视机遇到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前往修理。无论是贫困户还是我们,都很信任他。”五通镇帮扶干部告诉记者。
用自身影响力,凝聚出“讲诚信”的好氛围
“我们镇上有二十几户外省人在这里定居、经商,最初镇上的人排斥他们,我知道后,就带头去和他们交朋友,后面大家不仅互相放下了成见,也变得更加亲密了。那时,县里的工商局在我们这里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大家就会经常聚在一起,分享一些诚信经营的经历和感受。”唐瑞民说,协会成立以后,他被推选为会长,他给大家定下的规矩就是要诚信、守法经营,做到户户无假货。
“我们协会还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告诉大家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还会互相分享一些有保障的、正规的进货渠道。”唐瑞民说,在当地,大家都讲究“以信接人”,并且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诚”也渐渐成了整个协会的“灵魂”。
“因为我当老师教过小孩,所以我明白好的品格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重要性。现在,我不仅会在协会里经常讲诚信,而且还会告诉我的家人,希望大家都树立起‘以诚立身’的信念,然后我还希望我的子孙后辈一直把这种品格传下去。”唐瑞民说。
“我们和唐老板接触了几十年了,一直以来他也是我的榜样,不管是生意上,还是为人处世,我们这些商家都在向他靠拢。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争取让‘诚信’成为我们整个五通的金字招牌。”镇上商人老蒋说。
记者还了解到,唐瑞民多年坚持诚信,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多年来,他不仅获得了自治区颁发的光彩之星、全区先进个体劳动者称号,还多次收到顾客送来的锦旗、感谢信。
“我们都很信任唐老板,他多年坚持诚信经商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也都在传。有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不仅让我们能买到放心的商品,而且大家也多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五通镇居民周女士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倩通讯员霍剑“请您安排人员到临桂镇麒麟村督战脱贫攻坚工作,尤其帮督查扶贫手册等信息数据是否填报准确。...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