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抗疫 更要打假

桂林晚报 2020-03-15 14:59 大字

越是在全民抗击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的消费生活就越要经得起考验,市场的诚信就越要经得起考验,产品和服务质量也越要经得起考验。

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而比疫情蔓延速度更快的,是口罩的紧缺。各地确诊案例的爆发式增长再遇上厂家、物流和电商放假的春节假期,让“口罩荒”笼罩在所有城市上空。

而令人愤怒的是,个别不良商家、个人竟然人为地为“口罩荒”增添了“口罩慌”的阴影,在口罩上制假售假、囤货居奇、恶意涨价。

对这些抗击疫情期间关于口罩的违法行为,桂林坚决说“不”,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毅然亮剑。疫情之下,老百姓最痛恨什么,就打击什么!维护市场秩序,也是抗疫战役中稳定人心的关键一战。

1月29日,市民反映桂林北站周边的三四家超市都存在卖高价口罩的情况,25元能买到一只蓝色的某品牌口罩。但买来后仔细辨别发现,这并非医用口罩,而是劳保公司生产的用于预防粉尘的一次性防尘口罩,其网上售价为48元100只包邮,单价仅为0.48元,这些超市的售价高了52倍还多。叠彩区市场监管局芦笛监管所对涉案超市进行了查处,执法人员当场怒斥商家“赚的是昧良心钱!”,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了高额罚款。

2月5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同雁山分局及有关单位,分别在秀峰区西凤路桂湖花园、七星区七星路三巷、象山区某酒店,捣毁销售假冒伪劣防疫口罩窝点3个,抓获违法人员李某某、文某、肖某等3人,当场查获假冒伪劣口罩6380个。2月6日,民警又在秀峰区西湖苑附近一快递营业点,将李某某正准备发往武汉的6000个假口罩截获。经查,李某某冒用正规厂家的商标,以比进货价高出一倍的价钱在网上售卖,并已出售假口罩600个,获利2400元。

2月21日,临桂镇西城南路的一家药店大量出售20片装的“飘安”牌一次性口罩,但购买者发现材质十分单薄且做工粗糙。临桂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被投诉的药店进行检查,店主承认这批口罩并非医用口罩,而是从外地流动商贩处购得,进价5元/包,加价20元/包销售。临桂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这家药店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对其作出罚款75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除了实体市场,微信朋友圈也不是法外之地。

2月13日,根据群众举报,七星分局东江派出所民警对辖区某小区一门面进行突击检查,抓获嫌疑人谷某某,当场查获假冒伪劣口罩7000只。并循线追击,分别于2月14日、2月17日将嫌疑人韦某、韦某某和谢某某抓获归案,这些人已通过微信朋友圈以每只3.8到4元不等的单价用微信进行销售,已售出15.5万只。目前,警方追回已销售的假冒伪劣口罩24300余只,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至今,桂林的口罩供需矛盾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市场监管并未放松,12315发挥投诉举报平台作用,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持续加大对防疫用品、生活必需品等重要商品的价格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各类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这次抗击疫情的时间虽然不短,对公众的生活影响也比较大。但困难终归是暂时的,经济生活一如既往向前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作为新闻媒体,桂林晚报在抗击疫情的2020年这个特殊的3·15之时,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继续鼓与呼的3·15精神也是永恒的。

特殊时期有特殊的3·15,这一次,桂林晚报采取线上听取读者吐槽,倾听市民维权故事的方式,看桂林人在特殊的抗疫时期,对消费维权和消费质量有着怎样的期待。

记者沈青

新闻推荐

临桂南边山镇:乡村春来早,复工复产忙

富汴村委兔子养殖大户朱继松在扩建标准化兔舍。□通讯员赵积亮文/摄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和疫情防控形势...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