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点火近一年实现“变废为宝”目标 “消化”垃圾近55万吨 “吐出”电量超2.2亿度

桂林晚报 2019-12-05 12: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王小传)去年12月20日,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点火发电,开启了桂林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新篇章,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还生产出绿色能源供市民日常生活使用。记者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了解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生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达54.58万吨,完成发电量22049万千瓦时,实现了桂林市生活垃圾向清洁能源的转变。

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内的深能环保桂林能源生态园(桂林市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由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特许经营期30年。项目一期建设日处理量750吨的机械炉排焚烧炉2台,配套中温中压余热锅炉系统、1台3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系统、炉渣收集储存系统、飞灰收集稳定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系统等。

经过近一年的生产,深能环保桂林能源生态园每天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以上,累计接收进厂垃圾量54.58万吨,桂林市生活垃圾由填埋处理转向全量焚烧,完成发电量22049万千瓦时,真正实现了桂林市六城区以及灵川、阳朔、平乐、龙胜等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理目标,生活垃圾实现了变废为宝。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垃圾减重减容,垃圾焚烧后重量减量80%左右,容积减量90%以上,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大大延长现有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以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垃圾焚烧后再填埋,填埋场使用年限至少可延长80年,节省投资约36亿元,节约土地资源约4000多亩。”

此外,生活垃圾经过高温焚烧后能消除大量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有效控制次生病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生活垃圾实现了变废为宝,可有效改善桂林市整体环境质量,对进一步优化桂林市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新闻推荐

K2路公交线路调整运行

本报讯(记者苏展通讯员阳娟)记者从桂林公交获悉,为满足一院两馆、金融大厦、吾悦广场等临桂西片区至临桂老城区、象山及...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