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点燃公益热情 用爱心给予他人希望 吴友星的13年公益之路

桂林晚报 2019-11-09 10:52 大字

7日,吴友星在公益活动照片前逐一介绍自己参加的公益活动。

家住九岗岭的吴友星是福建籍人士。2006年,他在同乡会上参加了捐款助学活动后就走上了献爱心的公益之路。从2006年至今,吴友星的爱心足迹几乎遍及桂林所有区县,以他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温暖他人。

从事公益13年

1994年,因为有亲戚在桂林工作,30岁的吴友星来到桂林经商。在桂林呆了几年后,吴友星认识了不少老乡。2004年,他加入了一个在桂林的福建籍人士组成的联谊会。2006年,该联谊会在老乡中发起了对龙胜贫困生的募捐活动。在募捐现场,听了对几位贫困生的情况介绍后,吴友星捐出了500元。2007年,联谊会又组织了一次对龙胜贫困生的募捐,吴友星再次捐出了500元。

“联谊会的爱心公益活动不是很多。”吴友星说,虽然每次募捐活动他都参与了,但是他还没有真正深入接触这些贫困生,去感同身受他们的贫苦。即便如此,他还是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了爱心的意义。

吴友星说,由于当时他所知道的献爱心渠道不多,所以只要看到有献爱心活动他就去参与。2012年,他在《桂林晚报》看到一个“3元计划”爱心活动的公益广告后,随即跑到银行汇去了630元。

“这个活动我参加了两年,打了两次630元。”吴友星说,2014年,他认识了同样爱好做公益的爱心人士黄明福。当时,黄明福经常组织朋友做些爱心公益活动,吴友星主动要求加入这个公益圈子。2017年,这些热心公益的人士注册了一个爱心组织———桂林市爱善济困协会。

加入协会后,吴友星参加的公益献爱心活动就越来越多了。据悉,该协会每年的爱心活动一般在12至15个,而每次爱心活动,吴友星都积极参与出钱出力。从2006年开始至今13年来,除了永福和阳朔外,吴友星的爱心足迹已遍及桂林的每个区县。

爱心投入每年过万

“第一次现场亲身感受是2015年去平乐县谢家小学进行助学活动。”吴友星说,当时去了学校后,看到教室很破旧,教学设备也相当落后,他非常心酸。之后,他尽量去到每一个资助现场。

“他心肠很软,感受了别人的困苦后,除了在协会捐款外,他还会额外对别人掏腰包。”据桂林市爱善济困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石女士说,有次去雁山区草坪回族乡大田村对贫困户捐款,吴友星到了其中一户人家里。由于这户人家男主人在看果林时意外死亡,其家中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所有的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已故男人的妻子身上。在听了这位可怜妻子的声泪诉说后,吴友星除了活动捐款2000元外,又从身上掏出500元给了这位妇女。

类似的事情很多。石女士说,去年5月份,协会去灵川县灵田镇力水村捐助5个贫困家庭。当时,吴友星带了一个组去了其中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是两位年迈的老人带着一个10来岁的孙女,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由于贫困,孙女没钱上学。现场,吴友星又额外带头捐出了200元。在他的带动下,他这个小组额外给这个家庭捐了1000元。

“还有一次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石女士说,去年3月份,临桂茶洞镇垠头村一户村民的房子意外被火烧了,当时协会组织捐款。在送爱心款时,吴友星悄悄把她拉到一边说,他给这户家庭的3个小孩额外买了3套新衣服,“真是太细心了,太有爱心了,让我很受感动。”

石女士说,还有今年7月,协会一行人去龙胜实验中学对一个贫困生进行捐款。现场一位老师说出班级还有一个可怜的孩子,孩子的父母组建了新家庭,并住在不同的地方,孩子只能跟着奶奶生活,很困难。听说这个情况后,吴友星当即让老师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拿出300元给了这个孩子。今年中考,这个孩子以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考上了龙胜中学。“每次额外给的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温暖了这些受助者,给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协会捐款他都很积极,每次都是几千元。”石女士说,每年,吴友星在公益活动上的投入都过万元。不仅如此,协会每次爱心活动他都出车,“油钱和过路费都是他的。”

将爱心持续下去

“在平时生活中,他也是蛮有爱心的。”吴友星的朋友胡先生向记者提起了一件事,一个下雨天的下午,吴友星来他家玩,看到他家门口一个男子骑单车卖甘蔗,结果他跑去把人家的两筐甘蔗都买回来了。

“都已经下午了,又下雨,我觉得他的甘蔗肯定是卖不完了。”对于当时买甘蔗的初衷,吴友星说,他只是想让这位男子早点回家。

“他的爱心不仅停留在捐助金钱上面。”石女士说,在对贫困生的捐助活动中,吴友星还提出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此,今年他提出将协会电话号码留给帮助过的学生,以方便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石女士介绍,吴友星还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了身边的多位朋友从事爱心公益活动,而且他从来没有在协会提出过为他身边的人进行捐助的要求,“有朋友跟他提出过,但达不到资助条件被他拒绝了。”

贫困的家庭一般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为此,每次去现场的公益活动不仅是一次辛苦的历程,有时还伴着危险。吴友星说,有一次,他们去临桂黄沙瑶族乡一个村庄送爱心款,有40公里是狭窄的盘山公路,由于当天又是下雨天,盘山公路又是泥巴路,非常难行,而且路下面是山沟,结果,他们在担惊受怕中回到桂林时已是晚上11点了。

“去的很多地方都是在深山。”吴友星说,出于对公益的热情,不论如何,他都会将爱心公益事业持续下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陈晓东文/摄

新闻推荐

忠烈亭,为何被建筑垃圾包围? 相关部门:一旦情况属实,立刻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清理

侯山隘忠烈亭周围垃圾成堆侯山隘忠烈亭旁的建筑垃圾。□本报记者景碧锋/文记者景碧锋通讯员梁福根/摄2018年6月,桂林市...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