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健康城市发展——— 市政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助推健康城市建设”界别协商会委员发言摘要

桂林日报 2018-09-14 11:13 大字

王子西

邓芝伶

谢翔

文小青

蒋小英

魏骋

陆绍勇

积极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局长王子西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市民的健康素质,是建设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础。建议:

一要加大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多元筹资渠道,把体育项目融入到各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康发展规划以及各行各业发展规划中。积极创新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模式,利用城市的边角地区,增加便民惠民的健身设施,探索“一地多用模式”。通过新建、改建等手段,发挥各类场所体育功能,提高现有健身场所利用率。

二要加快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培养,大力扶持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草根组织、网络组织等,发挥他们在全民健身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加快各级体育总会的改革,形成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要将各类健身组织的触角向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引导社区体育俱乐部和健身站点健康、有序发展。

三要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健身运动项目;充分利用桂林山奇水秀、民族文化丰富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漂流、攀岩、骑行、登山、户外徒步等特色体育健身活动。

四要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使群众享受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在乡镇、街道开展健康促进服务试点;高度重视非医疗健康干预,充分利用县乡医院、社区诊所、家庭医生等基层卫生部门力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群众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精准化的健身服务。

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体育健身、竞赛活动

□市政协常委、市卫生学校副校长邓芝伶

中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是达成“全民健身”目标的要求,又能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添亮点。建议:

一、全力打造城区15分钟全民健身圈,优化配置城区各类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受到青少年喜爱的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满足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运动需求,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把青少年学生从书海、手机、网络游戏中解放出来。

二、推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健身项目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武术等进校园。

三、丰富健身竞技活动的形式,扩大影响力。可以展演形式或大型群体比赛形式,在人流量较大的广场进行展演或比赛,形成规模,扩大影响,为桂林推进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添上亮丽一笔。

四、在体育竞赛项目设置和参赛形式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全体学校和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全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调动每一个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使学校对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充分重视,将培养重心从少数体育特长生转向关注全体学生。

加强体医融合推进健康桂林建设

□市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谢翔

大力发展桂林市群众体育,将体育锻炼与医疗卫生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地方实际,对打造国际旅游胜地视域下的、有特色和亮点的“健康桂林”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建议:

成立领导和推动“健康桂林”建设的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健康桂林”建设的宣传活动,突出宣传防病治病与体育锻炼有机联系的相关知识和常识,普及医疗卫生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对増进人体健康重要作用的认识。

政府各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一切可组织起来的团体定时做广播操、健身操、保健操(职业针对性)等,并普及推广。

在制订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的同时,要把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健身养生设施设备进行统筹考虑,并进行合理可行、切合实际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突出桂林山清水秀特点,精心规划设计,建设简单易行、坚固耐用、走街串巷、串联景观和美食等的体育运动路径。设自行车、徒步专用道等,并在桂林市旅游图中做出明确标识。

将医疗保健与体育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预防保健的理念,丰富防病治病的方法手段。进一步完善养生保健园区的建设,打造有特色的养生园区。

加强医疗卫生部门与高等学校的联系,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利用、实习实训、科学研究、养生健身模式和方法运用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在临桂新区合理布局体育基础设施与中高端设施

□市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副教授文小青

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改善临桂新区的体育设施,保证全民健身需求,建议:

统一规划、多方筹资,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严格按照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群众健身设施。完善相关政策,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公共体育场所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有效开发利用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推进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

合理布局体育设施,促进公共体育均等化。合理布局大型体育场馆,加强健身步道、休闲绿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拆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篮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便民基层体育设施。加强绿地、江河堤岸等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建设。

完善功能,体育基础设施与中高端设施共建。建议建设一个集比赛、运动员训练、群众锻炼为一体的大型体育场馆,尤其是应当涵盖跳水、举重、体操等运动场地,以凸显临桂体育的优势和强项。更可以结合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集旅游、运动、休闲于一体的高端休闲旅游运动基地或体育旅游小镇。

做好室外健身器材安装、维护工作

□市政协委员、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学教务副主任蒋小英

桂林市目前正积极推进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好公共健身场所和公共健身器材,既能满足广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又能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议:

一、按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优化配置各类体育基础设施,安装适量的室外体育健身器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二、建议各县区加快出台相关管理规定,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对器材使用情况的巡查,及时做好安装和日常维护工作。推进室外健身器材设施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工作形成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财政经费保障,鼓励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个人积极参与维护管理工作,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工作格局,让室外健身器材发挥最大作用,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健康旅游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市政协委员、市园林局总工程师魏骋

体育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保障。建议:

提升完善市级体育设施、整合突破城区级体育设施、重点建设社区级体育设施。

编制《桂林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制定《桂林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桂林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

建立由市体育局、城区政府、规划局、建规局、园林局、教育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体育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协调体育专项规划实施问题。

对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落实有困难的地区,建议体育部门与各级政府协调,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将各城区闲置的建筑设施收购、改建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以及其他可用空间,建设群众离得近、用得着的体育设施;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现有各类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建立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分级管理体系,使公共体育设施的分级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便于规划的实施管理。

建立政府、单位、团体、个人结合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资助,共同兴建公共体育设施。

建立桂林“步行+自行车”慢行交通体系

□市政协委员、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康养中心主任陆绍勇

加快建立“步行+自行车”慢行交通体系,打通绿道与多个城市公共目的地的无缝连接,让绿道直接通达景点、公园等休闲游玩之地,十分适合桂林的城市特点。建议:

成立市“步行+自行车”慢行交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绿道建设的统一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可组织有关人员到城市绿道建设工作全国领先的城市学习取经,再结合桂林市的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对绿道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具有桂林城市特色的慢行交通体系。

坚持“两个充分利用”,先行开展试点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现存道路系统,不搞大拆大建,走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二是充分利用道路两旁的绿化植被系统和“两江四湖”水系,盘活存量资源,先行试点在市区漓江东岸的南洲大桥至净瓶山大桥之间,按照人性化、生活化、景观化的建设原则,沿漓江边建一条“漓江绿道”,逐步连通大圩至冠岩自行车绿道,同时建好停放、存车换乘、休憩、遮荫、避雨、车辆修理、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配套设施,将“漓江绿道”打造成为桂林市继“两江四湖”之后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两江四湖”已成为市民游客的休闲旅游热点景区,但环“两江四湖”部分地段只有行人步道,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骑行道,影响了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建议在建好“漓江步道”的基础上,将“漓江步道”延伸至“四湖”和桃花江边,逐步建起整个中心城区的“步行+自行车”绿道,形成城区慢行交通体系。

本报记者孙敏整理/摄

新闻推荐

学习借鉴推动教育新发展 区人大赴外地调研民办教育工作

本报讯近日,万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艺带队前往湖南郴州、株洲及桂林临桂区等地专题调研民办教育工作情况。调研组一行先后...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