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户带动村民致富果丰收

桂林晚报 2018-08-06 12:35 大字

图为吴德发在猕猴桃园查看果子成熟情况。

“猕猴桃熟了。今天村里好热闹,很多客人驾车来了。感谢德发的帮助。”5日,临桂区南边山镇鸡司寨村民吴宗明在朋友圈晒出了打豆腐、宰杀鸡鸭、野鱼仔以及游客摘猕猴桃的一组照片,引发了很多评论和转发。其中,很多人提到了吴宗明所感谢的德发。随后,记者赶到鸡司寨村进行了解,原来,这位吴德发是一名“80后”科技示范户,村民种植猕猴桃是源于他的引领带动。

返乡搞种植

吴德发,出生于1988年,南边山镇鸡司寨村人。跟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2007年高中毕业后,吴德发外出打工。2009年,吴德发已在一家企业做到了管理岗位。

2011年,由于家里盖房子需要人手,吴德发回到村里。由于村子属于大江水库淹没区,当年,政府为了扶持村民,购买了一批猕猴桃苗免费提供给愿意试种的村民,而且政府还帮找了技术指导。觉得种植猕猴桃有前景,敢于尝试的吴德发于是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后,他辞掉了打工的工作。

吴德发说,当年,他在水牛岭租用了村民的山场,试种了620棵品种为红阳的猕猴桃。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第一批猕猴桃苗全部成活,并于2013年开始挂果。由于是边种边学,当年挂果并不多,只有400余公斤,一次就被别人收购完了。

“2013年,我又租借村民山场,开始种第二批。”吴德发说,他一边购买书籍学习,一边跟技术员请教。第二批700棵果苗由于山场土质原因,虽然存活率只有一半,但是到2015年挂果时产量达到了近3000公斤,2016年达到4000余公斤。这时,第一批猕猴桃的产量已经达到近万公斤。2016年,他又种了第三批。随着技术的成熟,这时,他就开始自己培育猕猴桃苗。

“这个品种一公斤售价40元。”吴德发说,目前他的猕猴桃园仅20亩,猕猴桃果子每年通过朋友圈就能全部售完,去年,他的果子还不够卖。今年,他又租用了一片100亩的山场,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吴德发说,猕猴桃种植管理时间并不长,一年也就4个月时间,但亩产一般能达1000公斤以上。

示范带动村民种植

由于猕猴桃需要人工授粉,每年开花季节,吴德发就聘请村民来自己山场务工,每天工钱80元,一次得请上十人。

村民在跟吴德发打工的同时,也看到了种植猕猴桃的收益,2015年,村民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种植猕猴桃。

随着村里种植猕猴桃的农户增多,吴德发说他已经在村子里请不到人了,到了授粉期,他都要到外村去请工人。

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吴德发为村民提供猕猴桃苗。由于村民没有种植技术,吴德发还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如今,在吴德发的示范带动下,鸡司寨村20余户村民已经有一半村民在种植猕猴桃,此外,还带动了其他地方包括六塘以及南边山其他村村民在种植。

2016年,吴德发被评为桂林市科技示范户。记者见到,在吴德发家的外墙上,钉有一个科技示范户的牌子。

随着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2015年,吴德发和隔壁马蹄桥村几个村民一起发起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吴德发说,2015年第一批试种的村民,猕猴桃今年第一次挂果。由于身边有技术指导,今年,鸡司寨其他村民种植的猕猴桃产量达到约5万公斤。

由于正在计划扩大规模,今年,吴德发又耗资第一个在村里建了一个能储藏10吨猕猴桃的冷库。

“目前的猕猴桃通过朋友圈就能销完,但随着规模的扩大,肯定得需要大客户。”吴德发说,现在,他正在联系大客户进行洽谈,等联系到了大客户后,所有村民的猕猴桃都能够得到一次性批量销售。

记者陈晓东文/摄

新闻推荐

榕树与柳州的历史文化渊源

□陈铁生柳宗元在《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一诗中写道:“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