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田”变聚宝盆

桂林晚报 2018-05-12 12:49 大字

?美丽如画的“玻璃田”也是村民们养鱼的鱼塘。

?梁富生割草喂商品草鱼。

?梁富生展示被淘汰下来的以前装鱼花的木盆。

?梁富生挑着近百斤的担子从鱼塘里回来,两个盆装满了鱼花。

?商品鱼带来新的财富。梁富生抓起一条自己养殖的两斤左右的鲤鱼。

临桂区会仙镇有一片闻名遐迩的“玻璃田”,群山环绕的连片水田,村庄点缀其间,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摄影发烧友前来拍照。连片的水田有近千亩,田里常年有水,在阳光照射下,平静的田块犹如一面面玻璃,由此得名“玻璃田”。

这片“玻璃田”由会仙镇宦沐头村、双山村和印山村三个村庄的水田组成。在这近千亩的水田里,村民世代耕种,养殖鱼花(苗),其中养殖鱼花的鱼塘占大半。

“我们这里四面环山,又靠近两个水库,一年四季清水长流,大家就靠着这先天条件养殖鱼花。”宦沐头村的梁富生说,他的父辈都是靠养鱼花为生,从爷爷、父亲一直传到他手里。今年54岁的梁富生,养了十几亩的鱼花,有草鱼、禾花鱼、鲶鱼、大头鱼、黄鳝骨等十几个品种。“我们村最多的养了五六十亩鱼花,我只能算是中等。”梁富生说。

会仙镇“玻璃田”养殖鱼花,有上百年的历史,村民养殖的鱼花畅销桂林市及周边地区。每年的清明前后,是鱼花集中上市的时节,也是养殖鱼花的村民们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早上四五点钟打着电筒去捞鱼花。”梁富生说,因为清早的水温比较低,鱼花不活跃,这个时候捞鱼花才能减少损伤,确保鱼花的质量。

“玻璃田”都是连片的水田,要把鱼花运出来只能靠肩挑手提。“现在运鱼花就是靠一根扁担,一担有50多公斤。”梁富生挑着两个装满鱼花的不锈钢盆,从“玻璃田”里一路出来,要走近千米远才能到大路上。“之前大家用的是木质的大盆,装满了水和鱼花比这个不锈钢盆重多了。”他说。

近几年来,在会仙镇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单纯的鱼花养殖开始转向商品鱼养殖,收益有了大幅提升。梁富生算了一笔账,以前单靠鱼花养殖,一年收入十万多元,现在鱼花和商品鱼并行养殖后,收益每年增加几万块。

近来,村民还把通往外面的道路进行扩宽,方便汽车通行。“生活越来越好,盖了新房,私家车也有了,路也要跟上。”梁富生说,外人眼里漂亮的“玻璃田”,对村民来说是聚宝盆。村民们辛勤劳动,在这片美丽的“玻璃田”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过上美好的生活。

记者李凯通讯员廖斌/文记者李凯/摄

新闻推荐

媒体揭网售滞销水果悲情牌套路:“滞销大爷”被滥用

当地称电商平台上的“临猗苹果滞销”夸大事实本文图均为北京青年报图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的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