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打一场“无传销城市”的“持久战”

桂林日报 2018-04-04 15:25 大字

桂林市执法人员查处传销窝点。

执法人员查获涉嫌传销的书籍。

“截至目前,桂林未发现传销的社区(村)占比达到98.56%。2017年,桂林市接到的传销举报投诉同比2016年减少61.11%……”———在3月28日召开的全区打击传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桂林作为全区3个代表城市之一,在大会上分享打传成效和经验。桂林在打击传销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传销,一直被称为社会的“毒瘤”。多年来,桂林在铲除这一“毒瘤”一直不遗余力。自2013年被列为“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之后,桂林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严打整治,传销猖獗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一个个传销人员被驱散,一个个传销组织被铲除,一个个非法组织传销人员被依法判刑,桂林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本报记者张苑文/摄

向“无传销城市”、“无传销社区(村)”大步迈进

早上8点多,在七星区建干路的一栋居民楼内,由公安、工商联合组成的执法组敲开一处出租房的门。只见这套不到100平方米的套房里住了八九个年轻人,他们都操着外地口音。当执法人员询问他们在做什么时,他们谎称是从外地来找同学玩的,直到执法人员在房间内找到了多本涉嫌传销的书籍,以及多本写满传销内容的笔记本后,这些年轻人才哑口无言。当天,联合执法人员还在七星区多个居民区内共端掉了10多处传销窝点,查获涉嫌传销人员20多人。

——— 这是前不久记者参与的桂林市一次打击传销行动。当天,在执法人员将涉嫌传销人员押送上车时,在路边围观的群众不约而同地鼓掌称快。类似这样的打击传销联合行动,在桂林时有上演。据统计,仅2017年,桂林市共取缔传销窝点384个,教育驱散涉传人员23976人次;全市传销案件行政立案484件,罚款85万余元;刑事立案50起,打掉传销团伙29个。

记者从桂林市打传办了解到,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开展创建“无传销城市”活动,大力推进“无传销社区(村)”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将传销活动遏制在萌芽状态。通过大案要案的破获,抓头目,打团伙,震慑传销分子,抑制传销犯罪活动在桂林市的蔓延发展。目前,桂林市社会面上已无传销人员公开聚集状况。通过打传攻坚战,临桂区顺利通过自治区综治办的考核验收,成功摘掉了“传销重点关注地区”的帽子。

开创打击传销的“桂林模式”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库、传销人员信息平台、出租屋动态监控系统;开辟传销案件资金查控、线索发现“绿色通道”;聘请专职巡逻人员,发现有涉嫌传销人员及时向社区汇报,由打传队及时进行识别、查处……

——— 这一系列的打传工作新思路、新模式,是多年来桂林在与传销不法分子的一场场博弈中,结合地方特点总结并开创出来的。这种种手段,让传销不法分子无处可藏。

据介绍,近年来,桂林市工商、公安等部门紧密联合,充分利用刑事和行政两种武器,依法开展打击传销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预警机制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做好传销受害人员的解救和参与传销人员的疏导、教育、遣返等善后处置工作,加强对有关信息的分析研判,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把引发社会问题的苗头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此外,桂林市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打传防控体系,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打击手段开展打击行动。例如,临桂区成立了50多人的打传专业队伍,清除打传工作盲区、区域盲区和时间盲区,不断提高打传工作覆盖面;兴安县将城乡结合部以及出租屋作为重点排查区域,对传销活动进行拉网式不间断打击;灵川县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劝返滞留在灵川的传销人员,积极加强与相邻县(区)打传办的联系,严防死守,巩固打传成果。其他县、区也通过进校园、进市场、进乡镇、进企业对传销危害进行大力宣传,敦促成员单位落实责任制,坚持开展专项行动与综治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打传工作。

“打击传销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打击传销力度,研判传销趋势,密切注视网络传销动向,封堵打传漏洞,力争实现全市‘无传销城市\’和‘无传销社区(村)\’的全覆盖,构筑起打击传销防范传销的坚强防线。”市打传办相关人士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龙岩市考察组在桂林市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报讯(见习记者胡逢超)3月27日至29日,福建省龙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毛高良,副市长张朝阳率考察组来桂林市考察。考察组一行先后前往临桂区六塘镇、灵川县大圩镇,重点考察了桂林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相...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