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催人奋进的五年:桂林交出无愧时代的精彩答卷

桂林晚报 2018-02-04 13:39 大字

2016年6月25日,印有桂林山水美景彩绘图案的空客A319飞机“桂林号”,载着135名旅客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飞往河南郑州。自此,桂林与海航合作组建的桂林航空公司正式投入运营,为桂林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记者唐艳兰摄

2017年8月25日,桂林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举行下线仪式。当前桂林与比亚迪正在开展多个项目合作。今年2月1日春运首日,36辆“桂林造”比亚迪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85路、88路运行。记者唐侃摄

“北通南畅”工程中的桂阳公路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改扩建后,桂阳公路焕然一新,成为了一条黄金旅游大道。记者何平江摄

上接03版

能力再造:重振工业雄风引领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加快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桂林进一步深化改革、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

近五年,桂林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更完成了质的提升,在优化产业布局、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等各方面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实现了自我的能力再造。

“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对工业发展高度重视。他既当“主帅”又做“前锋”,到各地宣传推介桂林,传递桂林大开放、大开发蕴藏的新商机,与企业家促膝谈心、广交朋友,了解企业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难,共谋发展思路和对策,并积极谋划支持桂林经开区的设立和发展。

2016年3月25日,在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关注支持下,桂林经开区正式挂牌成立。此举大大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并在全市形成了“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伴随着发展思路的进一步廓清,以及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红利释放,桂林迅速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华为、中兴、浪潮、比亚迪、中国中车株洲公司等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的优质重大工业项目纷纷落地,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战略实施提供了强大支撑。这五年也成了桂林工业发展历史上最快的五年。据统计,2016年,桂林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649.23亿元,比2012年的1821.59亿元增加827.6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72.81亿元,比2012年的583.03亿元增加189.78亿元。

转型发展实现突破的还有农业。“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早在2013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到雁山区调研时就明确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于是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量体裁衣”,在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理顺农业生产关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成功的实践。

2018年,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步入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作为世界旅游名城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五年来,桂林持续实施“旅游+”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态、旅游营销、旅游管理优化提升,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增大、综合效益不断显现,胜地建设中期目标全面实现,桂林旅游国际范更加彰显。2017年桂林接待游客人数首次突破80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消费971.76亿元。

颜值再造: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市面貌历史性巨变人民获得感不断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桂林朝着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目标大踏步迅跑的五年,也是桂林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的五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带头示范下,全市打响了一场持续近5年的环境综合整治“人民战争”,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整治环境克难攻坚的大战役,使城市市容环境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第五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启动后,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清理一大批“两违”建筑,整治一批违法广告,先后拆除灯杆灯箱广告、落地式灯箱、屋顶等地点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将近4万平方米。去年7到8月仅一个月时间,市城管支队累计拆除各类商业亭棚1300个,面积达2.5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只是一个方面,推动桂林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又是另一个重要的命题。而要做到桂林“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的大家园,是桂林要直面的一项重大课题。2013年3月,刚到桂林履职的市委书记赵乐秦在全州、兴安两县调研时,提出了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战略构想,要求每个县(包括雁山区、临桂区)每年选择一个乡镇,由县(区)委书记负责联系重点推进,走出一条具有桂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因此,这项工程又被称为“书记工程”。

截至目前,桂林市已实施了3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44个乡镇“旧貌换新颜”。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在桂北大地迅速崛起。更重要的是,乡镇的经济实力更强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文化特色更显现了,商贸、医疗、教育等服务功能更齐全了,群众精气神也更足了,“桂北老家”情怀更浓了。

五年来,桂林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翻番,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从五年前的3.04∶1缩小至如今的1.89∶1。五年来,桂林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2786套,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4.5万套,众多群众实现了“安居梦”;五年来,桂林新建上百所中、小学与多元普惠幼儿园,使适龄儿童“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市委、市政府用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为530万桂林人民构筑起“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的美好生活基石。

新闻推荐

国家级美丽乡村岚岩:“农村公园”“年味”浓

在烟雨朦胧中走秀——新村里的靓丽风景。村里张灯结彩,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村里优美的风景吸引游客拍照。文化艺术节上,村里热闹的民俗表演。□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李辉朝黎桂明文/摄...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