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 梧州日报社小记者赴桂林东漓古村研学活动侧记

梧州日报 2021-04-21 06:38 大字

小记者利用锉刀认真地打磨筷子。 覃竞仪 摄小记者们合力生火。秦炯培 摄小记者使用碾米机碾米。覃竞仪 摄

4月14日至17日,恰逢“壮族三月三”假期,梧州日报社组织小记者家庭共80人,分两批到桂林市灵川县的东漓古村,开展为期三天两夜的“感受壮乡非遗文化魅力”活动。

活动中,小记者参观园区的非遗工坊,了解非遗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爸爸妈妈们一起亲手制作传统木筷和福袋,烹煮柴火鼎锅饭,体验薪火相传的民间技艺。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动手打磨,在筷子刻下专属印记

4月14日下午,小记者和爸爸妈妈们来到了东漓古村的非遗工坊。筷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饮食的重要标志,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中国筷子,举世闻名。

在非遗工坊内,陈列了各式各样的筷子和工具,有木筷、竹筷、铁锯、锉刀等。不少小记者边听介绍,边议论着。“筷子为何成为我国非遗项目之一?”小记者黄子宸提出问题。“中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几乎与筷子的发明使用同时出现。有古文为证,古代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研学老师回答。

来到最让小记者期待的环节——磨筷子。小记者们穿上围裙,仔细地把一根木筷放进固定的工具上,用锉刀将筷子的四边切磨,再用砂纸打磨去糙,大家热火朝天地打磨,忙得不亦乐乎。“筷子头要怎么磨才能变圆?”小记者楼应嘉问道。“先稍稍磨平筷子头的四个棱角,然后将下半部分反复打磨成圆柱形。”研学老师一边上前指导,一边跟大家解释,“一双筷子是‘上方下圆’的造型设计,寓意着天圆地方、天长地久。”听了研学老师的介绍,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筷子背后的文化含义。

研学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姓名首字母刻章,供大家在筷子上刻下自己的专属印记,以作纪念。“我要把这双自己打磨的独一无二的筷子送给我妈妈。”楼应嘉开心地说。

碾米做饭,体验壮乡美食的制作

“我第一次学会碾米做饭,粮食得来真的太不容易。”这是在读一年级的黄子宸的研学心得。这次研学里,碾米做饭是被记录得最多的环节。由一颗颗小小的稻谷,经过碾米、选米、淘米,到煮熟变成香喷喷的鼎锅饭,小记者们受益匪浅。

说起鼎锅饭,这是桂林恭城瑶族的特色美食。小记者们分为4个小组,5个人负责制作,2个人负责看火。在研学老师的流程说明指导下,备好了米醋、鸡油、芋头、腊肉、葱花等食材。小记者先把碾好的米洗干净,并参入米醋、芋头和鸡油,搅拌均匀,生火,倒入搅拌好的米饭……“妈妈,我加大火力后,米饭好像有一点焦味,怎么办?”黄子宸向身边的妈妈求助,“制作鼎锅饭得把握好火候,火候太猛的话容易把锅巴烧焦了。”黄子宸妈妈一边把柴火取了点出来,一边解析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己动手制作的饭,太香了。”黄子宸感叹道。

“此次研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到非遗文化的知识和壮乡美食的制作,还通过亲手实践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壮乡民俗的了解,很有意义。”黄子宸家长说。

(覃竞仪)

新闻推荐

公司拖欠货款“耍赖”不还 法院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通讯员宾思涵田媛)17日,记者从七星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近日,该院为一申请人追回一笔货款。由于本来欠钱的...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