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岩村:无关燕子的故事
燕子岩因有一个大型燕子窝而得名黄宝生摄
村中保存较好的泥砖屋黄宝生摄
村里的古井黄宝生摄
燕子岩村航拍图王战飞摄
■黄宝生
燕子岩村,系秀峰区甲山街道矮山塘村委的自然村。该村位于桂林市北郊。东临叠彩区乌石村和桂林北站,南接矮山塘村和市福利医院,西抵桃花江西岸的庙背山和社公山,北连灵川县定江镇和八定路。秀丽的桃花江从村西蜿蜒而过,支流道光河流淌穿越村庄北面,在庙背山麓汇入桃花江,流域两岸水草丰茂,稻谷飘香。由于比邻桂林西站、桂林北站、桂林智慧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1、先祖老村因燕子岩而得名
驱车西二环路,东侧一块巨石清晰刻着“燕子岩村”几个大字。
进入老村,古树掩映的八排七巷格局全是老宅,有的是泥土砖,有的是渣土砖,有的是烧制的红砖,屋顶大多是青瓦。最老的恐怕是仅有的几间砖木结构壁板房,花格窗,红门护对,残留着旧有富庶的时光。村中的两口古井,勒痕清晰,却爬满青苔。欣喜的是,村民对老宅极为爱护,在几近坍塌的屋顶上,撑起了保护的钢管屋架。整个老村,已经无人居住。
村民告诉我,真正的老村并不是这里,而是对河的“燕子岩”下。村西的桃花江,上下有两条堰坝可通对门山。由于时值汛期,我们只能驱车绕弯前往对河。对门山,地图标注叫社公山。山腰果然有一个“燕子岩”。岩洞不大,高不过2米,宽不过3米,呈梯形,中间层叠乳黄色钟乳岩石,似燕窝状。相传旧时大量燕子来此筑窝,春天燕子呢喃翻飞,故称“燕子岩”。明末崇祯年间,一位廖姓先人见这里依山傍水,便择地建村,称为“燕子岩村”。过了半个世纪,也许因为江的阻隔交通不便,他们从江的西岸搬到江的东岸,清康熙十九年与唐姓族群组成新的村落,仍沿用老村名“燕子岩村”。
2、村中大姓廖氏有三支
七月流火,老村布满蓊郁的樟树,多达500多棵,氤氲着宜人的清凉。树下鳞次栉比的宅屋,曾经烟火缭绕,住有120多户,村民600多人。其中,姓廖的有90多户,姓唐的20多户,姓秦的5户。廖姓是最大的族群,又分为三个支系。
笔者采访了村民廖瑞海(1953年生人),1972年当兵,1976年复员回村,1979年当生产队长。他的廖姓家族,在明末崇祯年代,由河南南阳楚零迁来,在燕子岩下拓荒建村。到了清康熙年间以后,他的这一支廖姓排辈字号是“文枝必弘天荣华万广瑞启昌明”,繁衍了13代人,现有18~19户。另一支廖姓家族,笔者采访了村民廖荣连(1964年生人),他对本族字号倒背如流,就是“胜茂益龙序友日恒启钟兴家配祖福”。他是“配”字辈,这一支廖姓有30多户100多人。第三支廖姓是旁系。笔者采访了廖接喜(1954年生人),这族的字号为“世林盛如礼与国安康”。他是“安”字辈,从廖瑞海那支分出来的。
而关于“唐”姓,笔者采访了现任中华小学副校长的唐六生(1968年生人),本村唐氏家族的宗亲事宜一般由他召集,他说先祖自清朝从江西迁到广西全州,再迁到此地,本族排辈字号为“启成世瑞国全美大承文吉德胜建朝”,他是“吉”字辈,迄今共繁衍了15代人60多人。一百多年来,廖姓与唐姓和睦相处,繁衍生息。
3、村中有个“江公石像”
村西有一段古商道,是定江方向的商人前往桂林的必经之路。
2018年,笔者第一次前往该村采访。古商道边,保留着一段石垒矮墙,墙中镶嵌一尊“江公”石像,可惜已被削去头颅,只剩身躯,隐约看出塑像的轮廓。
燕子岩村的江公石像,没有留下文字记载。那么,“江公”是何方神圣?
笔者臆测有二,一是大清国著名的国师江公。江公著有《折日秘诀》,是老百姓趋吉避凶的日常助手。先人在此立像祭拜,为过往民众祈求平安避邪消灾。“择日学”在中国民间叫“看日子”“挑日子”,俗称“看老黄历”。人们在祭祀、求嗣、入学、求医、结婚、嫁娶、远行、搬移、开市、破土、动工、修宅、安葬、凿井等重大事项前,要选个“黄道吉日”,图个吉祥、平安、顺利。古人以五行的相生相克为理论,凡事择日经过精细的推算,不能草率定之。举行重大事情之前,择取一个合适的吉日很重要。所以,有疑难便求助于江公。在商道上立一个江公像,方便问卜占筮。二是据史料记载,供奉祭拜的“江公”史上确有其人。明末清初有一政治人物,名叫江皋(1635年-1715年),字在湄,号磊斋,安徽桐城人。顺治十八年进士,观政刑部。康熙二十一年,知柳州府,后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他清廉明正,所到之处都留下好名声和好政绩。他在九江瑞昌任县令,前任拖欠税赋太多要被处死,他倾其所有补上。县里合并河流,他捐赠俸禄并提倡集资修建堤坝,百姓称其为“江公堤”。他升迁到巩昌做太守,路见官兵抢夺,立刻捆绑起来斩首示众,严明驻军纪律。后来,他到柳州任刺史,正值皇宫修建太和殿征集木料。做事灵活有谋略的他,亲自带领来使进入深山悬崖峭壁,证实大树无法运出,让使者回京据实奏免,减轻了柳州人负担。所以,江皋死后,百姓念其政声,各路贤达敬仰,故立像纪念。2020年7月,笔者再次进村采访,“江公”石像已经被盗不翼而飞,村民十分痛惜。
商道上有三座老桥。南边的石拱桥,叫蛋桥,因一名百姓用养鸡卖蛋赚的钱捐建而得名。北边先有新农桥,后来在上世纪60年代拆了老旧搭板桥,建了“文革桥”,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燕子岩村的百姓,自古崇尚文明立村,村中种植了大量樟树,两人合抱的比比皆是,最大的樟树七八人合围,蔚为壮观。为了保护古树,在清朝乾隆年间廖氏族人就制定了保护大树的禁约,并立石昭告,成就了今天的郁郁葱葱。
4、新村建成大型联排新楼房
燕子岩村自然条件优渥,村民勤耕种善经商。改革开放初期有水田500多亩,旱地150亩,荒地20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红薯、芋头、蔬菜等农作物。后来,村集体通过烧砖、烧石灰,开山取石等副业增加农民收入,还利用招商引资开办物流、仓储、化工、塑料、油漆、印刷、矿山机械、卷闸门等一批实力强劲的乡镇企业,逐步致富。
2000年,该村在秀峰区委、政府的领导下,自筹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分两期建新农房,建成了两户一单元的联排楼群200栋,每户建筑面积280~320平米。村里还建造了三层楼房500平米的文化室和1000平米的水泥地广场,规模大,成为桂林市区较早一批的新农村示范性村庄。
目前,全村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楼房。
新闻推荐
桂林市发现一例恙虫病重症患者 初期误以为是农药中毒,经对症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通讯员史鹏宇)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虫传人),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