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深度贫困村找到脱贫新门路:种植“不能吃”的丝瓜

桂林日报 2019-10-24 11:06 大字

长得又胖又长的丝瓜吸引了参加培训会的村民。

这是用丝瓜络深加工的产品搓澡巾。

举办现场培训会,向乡亲们传授丝瓜种植技术。

“说起丝瓜,你一定首先想到的是餐桌上的嫩绿可口的菜肴。我们乐育村种的这种丝瓜可是贫困户的‘摇钱树’。”近日,灵川县大境瑶族乡乐育村委庙坪村丝瓜种植合作社社长周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种丝瓜长得又长又粗,成熟后取出丝瓜络进行深加工,可以制成儿童枕芯、高级浴具等100余种不同用途的生活用品,在我国北方市场很受欢迎。”

种植这种“不能吃”的丝瓜,如今正成为乐育村农户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李桂柏文/摄

他另辟蹊径种起“不能吃”的丝瓜

乐育村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全村有1100多人,许多村民生活困难,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398人,是被核定的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如何脱贫致富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和群众。

40多岁的周华是灵川县大境瑶族乡乐育村委庙坪村人,之前一直在外务工。凭借以前打工长的见识和自身对市场商机的把握,周华去年在家乡开始他的创业之路。敢想敢干的他敏锐观察到了丝瓜络的利用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认定这是一条带领村民致富的好路子。

“丝瓜络既是中药材,又是新型环保材料。”周华介绍说,丝瓜络经过加工制作,可以做成有机布鞋、儿童枕芯、高级浴具等100余种不同用途的生活用品。但开始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还是外出务工保险一点,你却非要回乡吃苦当农民,种植这种没人种过的丝瓜。”可周华却有自己的想法:“我打小生长在农村,当农民有啥不好,别人都没种过才值得试试。”

“第一年种植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经验,天气也不是特别给力,但每亩的产值依然有3000多元。”周华说,丝瓜络的附加值很高,如果今年风调雨顺的话,种丝瓜每亩产值可以达到近万元。

“最难的是说服乡亲们和我一起干。”周华坦言,大家对这种新鲜玩意“吃不准”,都持观望态度,没有人愿意冒风险。“因为这个东西不能吃,万一卖不出去风险很大,不像粮食,卖不出去还可以自己吃,丝瓜在农村当柴火烧都没人要。”

周华尝试种植丝瓜获得初步成功。得知周华种植这种不能吃的丝瓜市场效益不错,一些村民也跟着他种起来,甚至有的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被吸引回乡发展种植业,村民老袁就是其中一位。“打工也存不了多少钱,周华便邀我回来一起种植丝瓜。”老袁回来大半年后加入了周华的合作社。“种植丝瓜也不简单,是个技术活。”他说,从2月份开始培植丝瓜苗,搭藤架、整枝、吊坨、采摘,每道环节都需要精心把握,马虎不得。

如今,在周华的带领和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庙坪村已经种植丝瓜近20亩,亩产值预计在1.2万元左右。周华今年成立了丝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准备带动更多的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种植丝瓜。合作社计划下一步将在全村推广种植数百亩。

举办现场培训会,带领更多村民一起种瓜致富

秋天的灵川已有些许凉意,在灵川大境瑶族乡乐育村委庙坪村的深山里传来一阵阵原生态的山歌声,村里的瑶族同胞一边在地里劳动,一边对唱山歌,附近的乡亲都被这歌声吸引到了这里。当天,该村篪苑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桂林仁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正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丝瓜种植现场培训会,培训的内容就是种植这种“不能吃”的丝瓜。乐育村委各村干部及周边村群众代表、技术骨干近百人参加了现场培训。

现场培训以当地瑶族同胞对唱山歌的形式开场,通过专家讲课、群众提问、专家解答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让参加培训的群众受益匪浅。

作为致富带头人的周华,在现场做了经验发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丝瓜种植的经验,让村民们感到特别有启发有收获。周华告诉记者,之前村里大多种植果树和竹子,随着市场效益不好,不少村民放弃了这些种植项目,却发愁难找到别的发展项目。

“种这个成本低、投入小、基本没有风险,勤劳点就能实现不错的收益。最让人放心的是不愁销路。”周华说,丝瓜成熟后,合作的公司会以1元以上的保护价收购。

“明年我也要试试。”“没想到这不能吃的丝瓜还有那么多门道。”参加了培训会后,不少村民对于丝瓜种植产生了兴趣,大境瑶族乡好几个村委的村干部也专门前来取经学习。

“种植这种丝瓜风险小、见效快、附加值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今后将尝试在全乡推广。”大境瑶族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新闻推荐

灵川县总工会:压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

灵川讯(通讯员周婧)为统筹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动灵川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落实,近日,灵川县总工会召开困...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