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 桂林学子重燃“大学梦”

桂林日报 2019-09-12 10:08 大字

1977年,参加高考的学子正在认真答卷。(新华社发)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新闻。记者张苑翻拍

刘涛珍藏着一份197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记者张苑摄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刘涛供图)

201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们从桂林中学考场走出。记者陈静摄

屈剑石至今还珍藏着当年的准考证。(屈剑石供图)

大事件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10年的高考考场。

1977年9月,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的招生,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高考的序幕拉开。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新闻,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据资料记载,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77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当年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本报记者张苑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放在1977年似乎最为意义深远。这一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输送了大量人才。

对于那个年代的桂林学子来说,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无疑是值得铭记于心的“重大事件”。当时,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桂林,“恢复高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青年的一场“狂欢”,也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

从恢复高考至今42年的时间,考生在变,高考题在变,招生录取方式在变……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多年来,通过高考这一公平的选拔人才制度,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通过自身的努力点燃激情、实现梦想。高考,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推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繁荣发展的大门。

一九七七,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的高考,我的青春”

1977年10月的一天,广播里突然播发的一条消息,让桂林的广大青年一时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条国家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让大家惊喜兴奋不已,奔走相告这个“重大喜讯”。凡是初中以上学历的青年都跃跃欲试,他们翻箱倒柜找出尘封已久的课本,奔波劳碌只为抢到一本供不应求的复习“小册子”。一时间,“陋室青灯黄卷在手,大街小巷书声朗朗”的场景在桂林城市和乡村随处可见。

对于经历过1977年恢复高考的桂林人来说,当时的场景至今印在脑海里难以抹去。不管是通过这场难得的“公平竞争”实现自己“大学梦”的幸运者,还是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的落榜者,在他们的心中,从获悉恢复高考的消息到紧张的备考、赴考,再到心情复杂地等待录取,每一个细节,都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点着“马灯”苦读,下乡知青圆了大学梦

今年60岁的屈剑石至今还保存着1977年、1978年两年的高考准考证。谈起自己所经历的两次高考,他感慨万千。

1976年,家住桂林市区的屈剑石高中毕业后便跟随知青下乡的大流,到了雁山区大埠公社(今大埠乡),开始了艰苦的农村生活。

在农村,屈剑石每天挥汗如雨地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挣工分”换工钱。“我原来在学校里爱读书,但是到了农村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每天劳动回来都已经累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回忆说,“当时我一心想着好好劳动,争取进步,心中也期望着有一天能回到城市。”

1977年10月的一天,结束了一整天的劳作后,屈剑石打开广播准备休息前听听,一则关于恢复高考的消息从收音机里传来。“当时的我为之一振,心情很复杂。想报考,但又没有信心,犹豫不决。”屈剑石说,几天后,他的一位住在市区的朋友专程步行到雁山他所在的大队,为的就是把恢复高考的消息告诉他。这让他很感动。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屈剑石决定报名参加当年的高考。

“从报名到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屈剑石回忆说,当时他在农村,消息闭塞,听说市里的书店有卖复习用的“小册子”,但早已被抢购一空。他四处辗转托朋友好不容易才找了一本“复印版”,如获珍宝。

白天要下地劳动,只有天黑收工后才有时间看书复习。当时的农村条件简陋,晚上没有电灯。屈剑石便和队里几个同时报考的同学一起打着“马灯”每天深夜苦读。“当时的我们思想都很简单,并没有想到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就是简单地想有机会考进大学能多学点东西。”屈剑石说。

1977年的高考,屈剑石报考的是文科,但由于竞争激烈没有考上。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击到屈剑石的信心和激情。1978年7月,他再次报考。第二次报考时,有人劝他改报理科,因为理科录取率相对高一些。但屈剑石一心喜欢文科,还是坚持报了文科。后来,高考成绩出来,他考上了桂林师范学校政治系。1978年10月,屈剑石告别农村生活,成了一名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大学生。几年的大学生涯,在浓厚的学习氛围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毕业后,他如愿走上讲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之后他又辗转市委办、广电局等单位从事文字工作。

如今,已退休的屈剑石谈起自己的这段经历时十分感慨:“恢复高考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真的是意义重大。如果没有高考,我们可能会一直留在农村,也可能进了工厂,但未必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至今还记得当年打“马灯”备考时的那股激情和韧劲,以及在大学里畅游书海的快乐。他说:“感谢高考,让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

从工人到教师———命运在那时拐了一个“弯”

“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一年我20岁出头,在工厂里当工人,本想通过高考多学点与本职相关的技术知识,干好工作。结果命运在那时拐了一个弯,我从工人变成了人民教师。而且教师这个职业一干就是34年……”64岁的刘涛说,他至今仍记得当年的高考题。

回首往昔,刘涛依然打心里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重要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参加高考”。

1977年秋天的一个休息日,刘涛从十几公里外的桂林氮肥厂回到位于灵川县的家中。妈妈递给他一本“小册子”,说是在街上偶然看见好多人在新华书店排着长长的队,她好奇地凑过去问,人们告诉她是排队买高考复习大纲,因为当年恢复高考,考上了的就可以去读大学了。她便跟着别人也买了一本。拿着这本妈妈偶然“淘”来的小册子,刘涛很是激动了一阵子。

刘涛1972年高中毕业,那时进大学不需要高考,是由单位推荐上大学。虽然一直勤奋好学的刘涛一心想上大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得到推荐的机会,之后他便进了桂林氮肥厂当了工人。在工厂工作了6年后,刘涛第一次听到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得知可以通过统一考试凭本事上大学。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当年我拿到妈妈帮买的高考复习小册子,就兴奋地学起来。刚开始我还是想学理科,因为觉得我们厂需要技术人员,我应该学好厂里生产所需要的数理化知识。”刘涛回忆说,1977年的冬天,他第一次参加高考,由于理科基础相对薄弱,他没能考上。

1978年,一心想上大学的刘涛再次报名参加高考。这一年他改报文科。他说,那时在厂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每个周末他从远在大风山的厂里回到市区,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位于榕湖边的图书馆。爱好文学和政治的刘涛阅读了《鲁迅文集》《毛泽东文选》,以及大量关于马列主义的理论书籍,光是《毛泽东文选》他就读了4遍。平时工作之余,他还爱读报,从报纸上了解国家政治大事。

刘涛至今还记得1978年高考时的政治大题。“最后一道大题考纲上是没有的,是出自《毛泽东文选》。我正好读过相关的文章,所以答起题来游刃有余。”

谈起当年复习备考的情形,刘涛回忆道:“当时厂里上班忙,只能靠自己挤时间。一有空闲就把公式定理拿出来背一背。上大夜班(凌晨0点上班,清早8点下班)回来,睡上两三个小时,起来吃个午饭,人家接着睡,我却复习一下午。晚饭后,自己再复习一会儿,又接着上大夜班。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当时一来年轻,二来有目标,有干劲,三来一心只想学知识,所以,真不觉得累!”

1978年10月,刘涛如愿考入了桂林师范学校,学的是政治专业。“当时我班里的同学年龄差距很大,最小的17岁,最大的有34岁。”他说,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选择师范学校是正确的。因为在大学里,他接触到了很多德才兼备的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于是他心中暗自定下了目标———毕业后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师。

1981年,刘涛大学毕业后如愿走上了教师岗位。工作的几十年里,他先后在桂林九中、六中、十八中、桂林职教中心等多所学校工作,直到2015年退休。

记者在刘涛家中采访时,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套197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他告诉记者,这份试卷并非他本人的,是他多年后偶然在旧物市场淘到的,于是毫不犹豫买了下来。“当时得到这套试卷真的很激动,它又让我想起了当年参加高考的激情岁月。”

“被耽误的一代”第一次有了“选择”

“如果没有高考,我的人生可能会有很多可能。当工人、做裁缝,或是其他的,但这些都不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感谢高考,让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有了‘选择’的机会。”今年69岁的老唐说。

1966年初中毕业就遇上“文革”,当了7年下乡知青,接着进工厂当了3年工人———回忆起自己高考之前的人生经历,老唐说:“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些迷茫,因为很多人的路是被安排的。”

1977年,老唐在柳州一家工厂上班,这份工作是在他经历了7年艰苦的“插队”生活后千方百计争取到的回城机会。全国恢复高考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母亲从桂林打电话到厂里,辗转告诉他的。“母亲是老师,她叫我去试一试,说考上大学就可以多条路,也有机会调回桂林。”老唐告诉记者,他自从初中毕业后就没有正儿八经地学知识,全靠初中阶段的学习扎实。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老唐报名参加了高考。“当时就想着,考上大学可以不用一直在工厂里,就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于是,他请了一个月探亲假,回到桂林家里专心复习。

当年高考成绩出来,老唐考了320多分,在全厂报考者中排名第一。在填报志愿时,老唐为自己做了一回主。“当时的志愿分为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两大类,分别可以填写五所大学。我的母亲认为我如果填报桂林师范学校,被录取的几率比较大。所以刚开始我志愿表上的普通大学一栏只填写了这一所学校。但就在临近交志愿时,我偷偷涂改了,把广西大学加了上去。结果误打误撞就成为了广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老唐被分配回桂林,如愿以偿从事了自己喜欢的新闻工作,并一直在桂林新闻战线工作了30多年。回顾自己的经历,他感慨说:“都说我们这一代是‘被耽误的一代’,但是庆幸的是,我遇到恢复高考,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事实上,在1977年之后的几年间,不仅是许多像屈剑石、刘涛、老唐这样的“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新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当年那些心怀梦想的考生,如今分布于各行各业,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考制度在桂林:风雨42载,梦想与变革同行

第一个全国高考大纲在桂林制定

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成为了许多人人生的转折点。然而,很多人并不知晓,这一场重大历史转折,跟广西及桂林有着密切的联系。

记者翻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到,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一个试点设在广西百色市(当时是百色县)。当年10月26日,高考试点工作队进驻百色,至12月6日试点工作结束,探索出恢复高考考试招生工作的全套操作办法,用于指导全国各地高考工作。

1978年,全国有了第一个高考大纲,高考有了全国统一的制度。而这个高考大纲,正是当年在桂林榕湖饭店制定的。

据桂林招生考试院原院长秦鸿安介绍,1978年1月,全国高考招生会议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一起讨论制订全国高考大纲。之所以选择在桂林开会,是由于1977年的高考是由各省市自治区自己命题,自己组织考试,究竟该怎么出题目,怎么考试,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而这次在桂林召开的会议,就是要讨论制订大纲,来指导各省市自治区的招考工作,指导老师教学,指导准备参加1978年高考的学生备考。当时的会议因为没有存在太多的争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中国的高考也就有了第一份全国大纲。因为有了大纲,高考的组织有了依据,而高中教学和大学教学也因为高考大纲完成了接轨。如今,高考大纲随着时代变化虽然有了不少修改,但基本骨架并没有大的改变。

桂林学子高考屡“刷”“漂亮成绩单”

据媒体报道,1977年,全国考生人数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只有4.7%。因此,有人称这是中国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竞争指数最大的一年。之后的几十年里,随着高考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学子有机会通过高考这场选拔,成功迈入大学校门,开启人生的新旅程。

桂林恢复高考的步伐与全国同频共振。从1977年至今的42年时间里,一届又一届桂林学子在这个“人生的竞技场”上激情拼搏,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

记者从市教育部门了解到,1977年,大桂林有约4万人参加高考,其中市区只有525人被录取进入高等院校就读。1978—1980年,桂林市区录取进入高等院校的人数分别为536人、472人、461人;1981年,桂林市市区参加高考上线人数为442人,录取420人,高考上线率为自治区之首;1990年,桂林市区录取入高等院校687人,文、理科考试的平均总分均为全自治区第一名;进入21世纪以来,桂林历届学生的高考成绩也始终保持在全自治区前列。

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年。当年,桂林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已达到37812人,一本上线率6.08%,全区排名第一;二本上线率23.99%,全区排名第二。2017年,恢复高考40年,桂林市的高考成绩依然“亮眼”:全市考生人数25363人,一本上线率18.55%,全区排名第二;二本上线率67.69%,全区排名第三。2019年,桂林市高考一本上线率突破20%,且高考成绩呈现出新亮点:各批次上线人数、上线率登上新台阶;文、理各学科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区第一方阵,并且各县域考生也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份“漂亮的成绩单”不仅仅体现在各种数据上。记者从市教科所了解到,恢复高考后的40多年间,桂林学子通过高考,“飞”向海内外各所名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等,且上名校人数始终在全区名列前茅。

从“一张试卷”到“一个舞台”

如今,高考依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几十年来,高考制度一直在变革中前行。命题方式上,从之前的“全国一张卷”到后来的“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科目设置上也发生了多次改变,从1977年至1984年的“大文大理”(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到1985年至2000年的“两考”(高考和会考)并置,再到2001年至今的“3+X”组合。与此同时,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并不只是“考试改革”,也包括与其相伴的招生录取制度、政策和法规的一系列改革。

“近年来,高考改革以考生为本、以人为本的趋势十分明显,包括考试时间、取消报考年龄限制、标准化考场,以及考场秩序维护等,都有更加人性化的体现。”市招生考试院相关人士介绍,随着诚信系统的逐步确立,未来的高考将会不完全依赖考试分数录取,而是逐步趋向于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虽然高考制度不断在变,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始终未变,这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确立的核心与根本。

如今,对于“00后”们而言,高考对他们的含义已不只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有了更多个人价值层面的考量。“高考对于我的意义是一生的,让我对个人成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今年刚刚参加高考的桂林考生唐霖说。他表示,高考对于他们这一代人而言,不再仅仅是“一张试卷分高下”,更像是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用青春追逐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为全方位考查考生的特长和潜质,一些高校也在自主招生中力求为考生提供“一个舞台”,而非“一张考卷”。与此同时,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倒逼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改革,让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新闻推荐

一场大火致18岁少女重度烧伤 她的生命牵动了上万人的心

8月23日,石志婷向记者展示热心人的捐款情况。首席记者高磊盈摄?被烧伤前的石志清。(家属供图)本报讯(首席记者高磊盈见...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