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都不再走“牛路” 唐长和:义务修路护路30多年
唐长和在清理路边的淤泥。记者汤世亮摄
中午时分,灵川县灵川镇灵宝村委唐家村西头的一条2米多宽的村道上,干完农活的村民陆续回家吃中饭,路上不时还有几辆农用车经过。在靠近村子一头的村道旁,一位身着藏青色衣服、脚穿发白解放鞋的老人正在用铁铲清除村道排水沟里的淤泥。这位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叫唐长和。自从1986年他跟家人把这条“牛道”修成可通农用车的生产路后,30多年来,唐长和就一直是这条路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薛烨枝
“这条路是我们村通往生产地的主要道路,修好了它,既方便大家,也方便了自己。”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自己多年义务修路的事,唐长和觉得这是小事,不值一提。“现在我身体还能动,路过看到了就顺手维护下。”今年已72岁的唐长和两鬓斑白,背也驼了,走路的时候上身几乎与地面平行。但他看到这条村道上被雨水冲刷的沟壑,总是忍不住一次次去填平它。“这样的生产路没有专门的维护工人,如果我们村民自己不去修,那只有看着它越来越烂咯。”唐长和说。
时间回到30多年前,唐家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唐长和在村子西头的山岭上种了4亩柑橘。那时,从村西头小桥到柑橘地唯一的道路就是一条小田埂路,因为村民放牛时经常行走,所以当地人称为“牛路”。1986年,柑橘苗不断生长,需要经常施肥,而肩挑背扛不仅需要花时间,人也累得不行。无奈的是,当时的“牛路”很窄,下雨天行走都很困难,更不要说通车了。唐长和与家人商量一番之后,决定把村西头小桥至柑橘地一段近3里的“牛路”拓宽、重修。
说起容易,做来难。那时候家里就唐长和一个主要劳动力,又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修路只能靠肩挑背扛,加宽路要占用其他村民的水田。“村里的农田大多在那边,我修这条路是方便大家的好事。”抱着这一念头,那一年,唐长和带着妻子,还有妻子的妹妹一起,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把“牛路”靠山边的一侧挖宽,也就是挖山,拓宽道路。靠近水田的路段,如要拓宽道路就会影响周边村民的水田。为此,唐长和主动上门,向其他村民说明情况后,用自己其他地方的水田调换修路需占用的水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道路得以拓宽。
最终,小小的“牛路”,在唐长和一家人的努力下修成了能通过拖拉机的大路。不过,唐长和并没有停歇,而是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护路历程。“春天雨水多,山边土质疏松后掉落了泥土、石块,我去清理;路被走得多了,有了坑洼,我就自己去河边挖土、挖沙填补……”唐长和说,前几年,村民们一起努力,把村西桥头往水田边的一里多路铺上了水泥,他管护的路段就减少了一些。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买车的人家越来越多,而当年他修建的这条道路已经成了进入村庄的主干道,“车子来往多了,路就坏得快,需要修补的次数就增多了。”这些年,唐长和修补这一段道路的次数从每年2次增加到了4次左右。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唐长和原本早就可以待在家里享清福了,修护道路的事情也早已不需要去做,但是,“我大半辈子都在走这条路,也花了几十年时间去修理、爱护这条路,只要身体还行,我就想为这条路再做点什么。”唐长和说。
唐家村村民唐新寿告诉记者,唐长和拓宽、重修的那段路,是村民通往水田、山岭干活的必经之路。因为这条路并没有连接其他村庄,所以是一条“断头路”。这些年,村里也曾向当地政府申请把这段路完整地修缮并铺上水泥,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迟迟没有得以解决。他说,未来,村民会和唐长和一起维护此路,“让后辈铭记这段路的来历,更铭记唐长和一家人修路、护路的义举”。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