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协作区”整合乡镇纪委力量 实现案件查办提质增效
协作区办案人员在走访群众。(灵川县纪委供图)
□本报记者文新军通讯员路清
办案力量薄弱、工作经验欠缺、熟人关系等,已成为掣肘乡镇纪委开展查办案件工作的最重要因素。灵川县顺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形势和要求,积极探索监督执纪问责协作区工作制度,通过整合县、乡两级纪检监察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的纪律审查工作合力,有效地推进基层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协作区”搭起执纪审查桥梁
今年3月,灵川县东片监督执纪问责协作区对海洋乡九连村财务进行检查时,发现村委干部秦某某存在经济问题。东片协作区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辖区内的海洋乡纪委、大境瑶族乡纪委、潮田乡纪委以及大圩镇纪委进行联合初核,集中2天时间走访群众10余户,收集4个部门相关资料10余份。经初核,秦某某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
海洋乡一名纪委干部感慨:“以前总感觉在本地工作多年,都是熟人,案子不好办,现在设立协作区后,这方面压力小了很多,效果也出来了。”
一段时间来,受熟人关系、工作经验、办案力量等因素掣肘,面对一些疑难案件,基层乡镇纪委常常无能为力,也导致乡镇纪委存在不愿办案、不敢办案、不会办案等现象。
2017年8月以来,灵川县纪委针对基层乡镇纪委存在的突出问题,整合优化资源,按照乡镇地域分布和派驻机构工作特点,将全县12个乡镇和14个派驻纪检组划分为东片、中北片、西片等3个监督执纪问责协作区,推行“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乡镇纪委”的工作模式,由一名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任组长,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以及乡镇纪委人员作为协作区纪律审查组成员。
“过去,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往往是孤军奋战,一旦遇到复杂案件就无从下手。协作区的设立,在县乡、乡镇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执纪审查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明显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灵田镇纪委书记段灵文说。
今年1至5月,全县3个协作区先后对科级以下干部、村干部开展提醒谈话1500余人次,开展警示教育65500余人次,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指出问题40余个。县纪委负责人表示,协作区通过整合辖区乡镇纪检力量,有效破解了过去“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等“老大难”问题。
“协作合力”成为基层“反腐利器”
“身处乡土,熟人社会。以前,碰到一些熟人案件,办起来很头痛,协作区组建后,就可以协调其他乡镇纪委人员来办理,避免了熟人之间的尴尬;以前遇到一些重大疑难的案件,由于办案力量、经验等不足,不敢轻易触碰,现在这种担忧不存在了……”
谈起协作区建立前后办案工作发生的变化,一名乡镇纪委书记深有感触。
据了解,通过组建3个协作区,4个乡镇并入一个协作区,并将改革后的14个派驻纪检组的力量融合进来,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组人手不足、办案力量薄弱等问题。各协作区根据办案工作需要,乡镇纪委或派驻纪检组可独立办案,也可联合办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乡镇之间实现了跨区域办案的工作格局,既保证了基本的办案力量需求,也更有利于突破重大疑难案件的办理,进而逐步提高乡镇查办案件的成功率。
此外,通过协作办案,还可以以案代训、以案代教、分类指导,为县乡两级执纪审查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着力破解执纪审查人手不足、业务不熟、程序不规范、经验不够的困境,着力通过凝聚力量、发挥所长,提高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办案水平和能力,减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执纪审查工作的困难和阻力,提高查办案件的数量和质量。
“协作办案制度,突破执纪审查工作中层级、地域和手段的限制,较好地统筹资源和力量查办重点案件,更好地发挥了‘反腐新利器\’的作用。”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此项改革还促进了各协作区的工作齐头并进。据了解,3个协作区组建以来,各自分头行动,纷纷下到乡镇、走进派驻纪检组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走访调研了解第一手资料,并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如通过开展纪律审查业务指导培训、制作并发放规范性办案文书模板资料、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会、开展党纪党规及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文明办案等内容的培训指导,以小组讨论、集中学习、自学和网络学习等多种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纪律审查综合业务水平。3个协作区不用扬鞭自奋蹄,纪检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新闻推荐
桂林市女企协开展“智力扶贫”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田心小学送去总价值8万元慰问物资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实习生黎晴英)5月30日上午,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灵川县人民政府、市女企业家协会来到灵川县公平乡田心小...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