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身残志不残的“放牛汉”
汤万创每天细心喂养牛,照顾好牛。记者秦紫霞摄
养牛让汤万创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记者秦紫霞摄
每天早上7点钟不到,灵川县灵川镇陈白田村贫困户汤万创便准时起床,来到自己的牛舍里给牛喂食,喂鸡,清理牛舍,劈柴……一直干到中午12点,才吃上每天的第一餐饭。虽然午餐只是几片大白菜、萝卜、菜花和豆子一起煮成的一小盆菜,但这样的日子汤万创很满足。
“扶贫政策真是好,看着这些牛一天天长大,我觉得人生又有了新希望。”汤万创说。今年41岁的汤万创是村里的残疾贫困户,但身残志不残的他,靠着养牛撑起了家,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秦紫霞通讯员刘健
遭遇交通事故成四级伤残,生活历经磨难
1976年出生的汤万创长着一副憨厚的样貌,遇人就露出腼腆的笑容,干活卖力且踏实,如果不是走路时左脚微瘸,很难看出他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但他却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因身体残疾不能做农活,还要供养60多岁的老母亲和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妻子已离他而去。“我的人生不太顺。但不管顺不顺,人不能没有希望和奔头。”说起自己曲折的经历,汤万创很是感慨。
汤万创告诉记者,他从小家里就不富裕,16岁时他便外出打工帮衬家里。但意外从天而降。一天,他骑自行车在回家路上,被一辆重型货车撞倒在地。“等我醒来的时候,左腿由于伤势严重已被截肢。”伤愈后,汤万创被认定为四级伤残。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的家庭进一步陷入了困境:本来可以作为劳动力的汤万创再也不能下水干活,只能帮助家里干点种红薯、花生等旱地上的活。再加上母亲的身体渐渐衰弱,贫困的气息就像烟雾一样在这个家庭弥漫开来。
不奋斗,家里只会越来越穷。1998年,汤万创鼓起勇气,拿出家中全部积蓄4000元,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经过简单改装,到县城里载客。但他每天的收入除了给车加油外,仅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尝试过寻找各种工作,都因为他的腿疾而被拒绝。“这么多年,我只在一家玻璃厂实习了20天,领到了370元,这是我这辈子挣的唯一的工资,也谢谢他们愿意请我。”汤万创告诉记者。由于身体残疾等客观原因,他外出闯荡不仅没有赚到钱,日子还一天难似一天。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村里。然而,他的家庭也发生了变故,妻子出走,留下女儿、母亲和他,一家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最困难的时候,连油和盐都没有,好几次都是已经嫁出去的姐姐发现后,才赶紧帮他们买来。
“我当时真的想自杀,特别特别难过,觉得活着没意思了,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什么用。”汤万创有些哽咽地说,“但我后来想通了,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但连我也没了,叫她们(女儿、母亲)怎么活。”说起从前的生活,汤万创眼角泛起泪花。
身残志坚,放牛汉走上脱贫路
“我只要一没事干,就感觉像没头苍蝇一样。但只要给我有点事情做,那我相信就能发展起来。”汤万创说,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坚信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突出困境。但是如何脱贫,怎么摆脱困境,汤万创想不出来。这“一点事情”是什么,汤万创看不清楚,但他深深渴望一种新生活,一种属于农民的、要求不高、最平凡的安稳生活。
2016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汤万创的脱贫路看到了希望。灵川镇帮扶工作队员根据汤万创的想法和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养殖计划,帮助他申请了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残疾补助1.2万元和产业扶持资金2000元。从2016年9月开始,汤万创先后养殖5头黄牛(其中4头母牛)。“牛不用吃饲料,也不需要喂粮食,不需要频繁走动来照料,他能养好,而且等两头牛长大后,只需要卖掉一头就能偿清欠款。并且5万元贷款3年以后才开始计利息。”帮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6年,在帮扶人员的协助下,汤万创用这笔钱在自家田地里搭建了一个小型饲养场,镇兽医站技术员为其提供了相关养殖技术。从小就喜欢养动物的汤万创,还别出心裁地在牛舍周围围起了一个大院子,给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自从养了牛,汤万创便过上了“放牛汉”的生活:每天吃完午餐,他便赶牛上山吃草,一直到傍晚6点牛吃饱喝足以后,他才跟着牛一起回家。甚至还在牛舍旁边给自己留了一间小屋子,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都“陪”着他的牛睡觉。闲着的时候,他就劈柴。如今,小屋里已经堆满了柴火。“知道自己有事可以做,心情一下子就开朗了,浑身有劲,感觉什么都变好了。”汤万创面露微笑地说。
此外,根据汤万创母亲的身体情况,帮扶人员安排她给村里当保洁员,每月收入有700多元。虽然不多,但让他们贫困的生活有了不小的改善。
如今,母牛已经生下了两头小牛,汤万创的未来越来越有希望了。“我每天看着我的牛,就坚信我的日子很快就能好转了。”在养牛方面,汤万创是很细心的。不久前,他以800元的价钱卖掉了自己5年前种的一部分树,然后买了12只鸡来饲养。“鸡是用来除牛蚤的,养大了还可以卖土鸡、鸡蛋。”汤万创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他告诉记者,他现在也越来越说得清那种希望是什么了。
“我大半辈子赚不到钱,现在生活的起色就发生在眼前,以后我就一心一意搞养殖,别的什么都不想。”汤万创告诉记者,他想等他的牛慢慢繁殖到十几头的时候,再卖小牛赚钱。此外,汤万创还在牛舍的小院子里预留出养鸭子的小水池,还打算搭一个养兔子的棚子。
与汤万创一样,村里的一些贫困户也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如今,村里的路修通了,正在红红火火搞旅游开发,他们正在努力寻找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路子。“靠别人扶贫帮助是一时的,只有自己努力才能真正走上脱贫路。所以,我还是想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过好自己的生活。”汤万创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忠洪)企业党校、第一书记扶贫服务站、农产品电商交流平台一一亮相……近日,高新区七星区首个非公经济党建活动基地、扶贫成果展示馆迎来了园区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该基地已成为桂林市...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