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路通党支部:“红色软力量”提升经济硬实力

桂林日报 2017-08-10 12:15 大字

□本报记者赵忠洪

2012年11月,位于灵川八里街的桂林桂路通集团公司党支部成立,成为灵川县非公有制企业汽车行业的第一个党支部。

10名党员中,公司领导4人,中层领导2人,普通员工4人,公司董事长程东任党支部书记。毫无疑问,共产党员已成为该公司经营管理的绝对核心。

为了有效开展支部日常工作,公司还特意成立了“党群关系部”。

创建于2004年的桂林桂路通集团,是一家集汽车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汽车维修服务、金融车贷、汽车装潢、旧车交易等为一体的非公企业。

“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党建工作,是因为我们也经历过阵痛的。”支部书记程东坦诚地说。

1992年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的程东当时已经是一名预备党员,创建桂路通之前还在一家企业担任党委委员。“由于当时主要精力用在了经营上,对党建工作并不是太重视,对党建作用的认识也不深刻。”程东说。

让他认识深刻的是一次“离职潮”。汽车市场经过2009—2010年“井喷式”的高速发展后,自2011年进入调整期。当年5月、7月先后有两批员工辞职,包括不少优秀的老员工,严重影响了桂路通的正常经营。

对于这期间的阵痛和煎熬,程东作了深入总结:“虽然公司当时是赚钱的,员工也是赚钱的,但是遇到一点风吹雨打,大家的思想就散了,成了一盘散沙!这说明一味地追求经济利润,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不重视企业凝聚力建设,没有共同的精神导向和价值坐标,是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2012年9月,程东应代理汽车品牌总部邀请到革命圣地延安培训学习,参观了杨家岭和凤凰山革命遗址。共产党人在贫瘠的山沟沟里仍坚定理想、坚持信仰、艰苦奋斗的场景对他触动很大。

“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之初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8800多万名党员,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她所走的道路、创立的理论、坚持的理想信念,值得任何一家企业深入研究、学习借鉴。”

培训结束后,程东与同事立即筹划成立党支部的事。在八里街片区党工委的指导下,公司党支部于2012年成立。

党支部成立后,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建设了党员培训室、党员书屋、党建园地,在4S店打造多彩党建文化墙,通过红色党建、蓝色人文、绿色营销、金色成果等四个部分,介绍公司发展历程、支部建设、党员风采等内容,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同时,党支部还实施了“双培双带”工程,把关键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把普通党员培养成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

针对大部分党员业务繁忙的实际情况,党支部推出了“5分钟微型党课”,由支部书记利用每周一党员集中开例会的时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党支部在坚持传统的“三会一课”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三会一课”活动———销售经营情况交流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会、建言献策恳谈会和新技术与汽车营销提升培训课,不仅解决了党员的工学矛盾,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还发挥了党员在公司各个岗位的带头模范作用。

组织建立了,党员的榜样作用显现了,企业的向心力增强了,员工的干劲更足了。这股潜移默化的“红色软力量”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员工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180人,整车销量从160辆上升至2000辆,销售收入由1500万元跃升至2亿元,经营场地由原来租赁的300平方米展厅扩展为3000平方米,另自建10000平方米多功能汽车综合体。

2015年,桂路通党支部被评为桂林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高标准示范点,2016年被评为桂林市两新组织“直评联考”“优质五星”基层党组织。2016年,党支部书记程东被选为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被评为全市十佳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

新闻推荐

桂林市老年人气排球赛落幕

本报讯(记者马翔通讯员朱国瑞)昨天,记者从桂林市体育局获悉,2017年桂林市老年人气排球交流赛在灵川县体育馆落幕。全州县代表队摘得男子组桂冠,市直机关代表队获得女子组冠军。本次共有23支气排球队...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