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做实践初心 铸魂育人担使命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史力行”见成效

广西日报 2021-10-28 08:02 大字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与灌阳县共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组织干部赴延安开展“领航计划”党史学习教育。

刘梓汐

核心阅读

“大家好,我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预备党员罗子强,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苏蔓、罗文坤、张海萍3位烈士为党的事业献出生命的故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30多名学生党员走进桂林市七星区苏蔓三烈士纪念碑园,通过直播平台为观众接力讲述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校师生充分运用好学习成果,分赴全区各地,走进社区、走进乡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学校拓展到社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始终将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把学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践行为民宗旨、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切实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党史“血脉”融入专业教育

“同学们,刚刚看到的短视频是当前各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实况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为什么疫情在国外大肆蔓延的态势下,我国会快速有效控制……”

近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0级的一堂专业课上,“数据结构”授课教师马莉把当前我国追踪疫情感染轨迹手段为案例引入课程,以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等专业知识为“针”,辅以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当为“线”,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穿针引线”,让学生惊呼“原来专业课还可以这样上!”之余,坚定学生的“制度自信”。

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像“数据结构”这样的理工科目课程多,知识点多,逻辑性、抽象性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相对枯燥,难学难懂。如何让课程思政有温度,有深度,又无“违和感”?怎样让思政课与专业贴合得更紧密?

按照学校要求,各学院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成“融合式”教学团队,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教科书,同步打造专业“金课”与思政“金课”。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两张皮”,既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启发中掌握知识精髓,在讨论中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玉素萍老师对此深有感触:“不但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所授知识中深刻的思想性、理论性内容,加以正确的阐述,还要充分糅合学科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不空洞、不说教、不疏离。”

2“蓄势聚能”服务经济发展

“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进行钻凿,以往采用人工作业,效率低、完成度不高,但是这款XY坐标多功能组合钻机,在性能、可靠性和重量上均进行了优化,能克服高原作业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在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上,来自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展示该校刘忠教授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特种工程装备。

目前,这项研发适用于国家电网阿里与藏中电网网联工程,该工程被喻为“电力天路”,是“一带一路”建设通向南亚的重点项目,通过开展复杂地形多功能钻凿工艺与装备研发,该装备成品对高原硬岩、沉积岩及冻土基础钻凿施工产生重要作用,突破了传统采用先进振动环切施工工艺和液气联合驱动钻孔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功效,减少了施工成本,减轻了高原地区工人的劳动强度,预计将产生上亿元规模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该校无人机应用技术科研团队研制的无人机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系统研究成果正广泛应用在甘蔗种植与管理、林业防护等方面,智能检测与控制科研团队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在国防建设、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主研究频结硕果的背后,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主动担当作为,擦亮工科名片的缩影。学校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的阵地延伸到产教融合第一线,引导师生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近年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

学校目前已与广西区内和17个省(直辖市)100余家企业(行业)单位在智能检测与控制、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能源动力、汽车工程、物流等方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五年间共获横向课题202项,引入研究经费1512.65万元。同时获批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承担了航空航天类、军工类项目20项。知识产权授权量大幅提升,总量达980件,其中国家专利授权512件,同时还实现了多项专利实施许可使用转让。

3“以行践知”领航青春力量

2021年暑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组建上百支社会实践团队,吸引了12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和160余名教师采用“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和企业社区。

学校品牌团队——青年支教团的60名青年志愿者分成4个团队,分赴百色马隘和来宾军田、青山、大架开展“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扶智为主要内容,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共同唱响红色歌曲,绘制五星红旗,将红色基因厚植课堂,为孩子们上好这堂家国情怀的“思政必修课”。同时,围绕航天科普、爱国主义、卫生健康、绘本阅读等特色课程,带领乡村儿童唱起来、跳起来、玩起来,用温暖和关爱,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念、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该校能源与建筑学院学生唐建忠表示。

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既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新社会实践的长期探索,也是学校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的工作追求。通过引导在校学子深入重点地区乡村,开展科技普及、技能推广、文化宣传、义务支教、医疗服务等内容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实践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学史力行,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桂航将继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赓续奋斗精神,找准国家所急所需,把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内化为精神动力,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加快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李幼平说。

(图片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提供)

新闻推荐

桂航学子开展推普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本报桂林讯为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8月29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学...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