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粮满仓” 记自治区第五届道德模范罗标
本报记者李耿
“罗老师,又来地里看啦,一发现有虫,我马上给你讲”,5月初,看到年过60的罗标顶着炎热的天气到稻田、果园来指导,地里的村民都笑着和他打招呼。
自治区第五届道德模范罗标是灌阳县农业局推广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奋斗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同病虫害抗争,被大家称为“植物医师”。这个职业“烙印”深深地印在他的身上,也印在了他的家里。多年来,为提高病虫预报的准确性,验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的效果,罗标在自家种植了40多种农作物,不仅如此,他还把农民田间的各种害虫养在家里,每天观察害虫的生活习性,研究防治方法,把家变成病虫测报站。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反复实验,罗标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病虫防治提供了精准的科学依据。每天,罗标都会接到20多个乡民的咨询电话,他的手机号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技咨询110”。不论何时何地,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回复解答。遇到紧急病害情况,他都会亲赴现场,将村民的损失降至最低。
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经常到各乡召开农技培训会。30多年的时间,罗标走遍了灌阳县的每一个贫困村和种植基地,先后骑坏了3辆自行车、2台电动车、1台摩托车。在他的建议下,农业局植保站开通了微信大户群、短信和农技宝平台,毫无保留地传授病虫预报和防治技术等农技信息。
几十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先进个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第九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自治区、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去年底,已到了退休年龄的罗标,家里有患病的妻子和孙辈需要照顾,但他仍克服困难,根据有关文件和工作的需要,主动申请延长两年退休,继续从事农作物病虫预报工作和病虫防治技术指导,继续深入到贫困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继续奔走在乡村农户希望的田野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巫美桥红通讯员余旭生时荣林“自从灌阳开发红色旅游以后,旅游人数有了明显增加,预计今年收入比往年翻两倍。”4月1...
灌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灌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