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平村看千年古樟

桂林晚报 2020-04-16 10:38 大字

历经千年风雨仍苍劲雄健。

蒋忠民文/摄

哇,好大一棵古樟树!同行的几位摄影爱好者老远就发出惊叹。

过潮田朝大境方向驱车不远,就到了太平村。穿村而过的公路正在扩建,以前是灌阳洞井到灵川大境的扶贫公路,如今升格为357国道,自然要按照二级公路标准来扩建。太平村分布坐落在公路两侧,早年只是在左侧,右侧靠潮田河这边是搬出老房子的村民新修的,若干年过去,俨然成为新村,便有了现在的格局。

在路上老远就可见这棵古樟树。从公路右侧折下,过一座桥。桥是2011年落成的,叫樟舟桥。这名字取得有点怪。村民秦四连说,如果知道这棵古樟树的来历,也就会理解缘何村民要把这座新修的桥叫做樟舟桥了。

樟舟桥头,古樟树如同一把巨大的伞,高高撑起,覆盖脚下好大一方土地。单用亭亭如盖、虬枝如龙来形容,或许远远不够。稍微走近,我们只能仰视,其实从岁月沧桑的角度而言,无论远近,对于这样一棵见证了人间悲欢离合见证了太平古村兴盛的千年古樟树,我们都应该仰视。

被一条红绸布围绕着树身的古樟树,上面钉着一块古树保护铭牌,生存年头栏“1000”字眼格外抢眼,不由让人肃然起敬。虽然历经千年风雨,古樟树依然硬朗,雄风不减当年。硕大的树根深深扎向地底,露出地面的粗大树根,被岁月磨得有些光滑,树身因而更显得紧密扎实粗砺。站在树身下仰头看,粗大的树枝有不少断缺处。村民说那是不知多少次雷击留下的伤痕。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里,都说修真到了飞升阶段必遭雷击,称为雷劫。如此,这棵千年古樟历经那么多雷劫,不知已经修炼到了何等高深境界。

住在古樟树下的一个女村民有几分喟叹,说毕竟岁月不饶人,这棵树确实太老了。你看那些树枝,好多都不长叶子了。而在我们眼中,这棵古樟树依然充满了勃勃生机,虬枝问天,苍劲挺立,春叶勃发,丝毫没有垂暮的感觉。

有歌唱到“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一千年也不过浪花一朵,但对于一个家族对于一个小村庄而言,那必须用一代代人的酸甜苦辣和一天天日子累积而成。古樟树下的太平村,是一个秦姓大家族,北宋年间先祖从山东历城因战乱迁徙定居于此。那时候,潮田河绕村而过,古樟树所在地,当年不过是河中间一块狭长的沙洲,村民到对岸耕作,在沙洲放牛,都要撑船。为了停船泊靠方便,有人在河边钉下一根木桩。不承想,几年过去了,那木桩居然闷声不响地发芽散枝,活了。

这一活,就活出了被称为“桂林第一树”的这棵千年古樟。

古樟周围,十多棵百年古樟环绕拱卫。村民说那是古樟的后代。虽然从来没有人到古樟树下烧香膜拜,在太平村人们心里,古樟树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寄托。一根普普通通的系船樟木桩,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适应力,生根发芽散枝开花结籽,成为一棵十多层楼房高、十几个大人合抱的苍天大树。古樟树顽强坚韧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在太平村代代相传,成为村子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朋友说,桂林市还有比这棵千年古樟更大的古樟树,我只是一笑。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在全州大西江那片古樟树林,我没见到比太平村这棵古樟树更大更古老的;兴安漠川那棵远近闻名的大樟树比不上;桃花江边巫山脚、灵川县潭下镇山口村四方灵泉边的古樟树亦比不上;两江古镇那片樟树林也没有如此大一棵千年古樟。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古戏台、古巷、古民居保留完好的千年古邑太平村,有这样一棵生机盎然的千年古樟树,相生相伴,相得益彰,实在难得。

小提示

自驾:到达潮田乡政府所在地之后,走357国道向大境方向前行约6公里;

乘车:可乘坐桂林到洞井、灵川到大境、灵川到黄泥江的班车,也可从桂林市区乘坐306路公交车到大圩转乘306A。

新闻推荐

灌阳县3800余名学生顺利返校

本报讯(通讯员郑凯唐子婷)4月7日是灌阳县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复学的第一天。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各部门通力合作,3800余名...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