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者蒋喜军:带领乡亲种出“甜蜜果实”
蒋喜军在大棚里查看草莓长势。
蒋喜军采摘的草莓。
2017年,蒋喜军带上70万元,回到家乡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带领贫困户种瓜,但当年便亏损50万元。2018年,他种的西瓜大丰收,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瓜大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他一起种植瓜果蔬菜,有十余户村民增收脱贫,生活越过越好。
初次种瓜亏损50万
3月27日上午,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记者在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的草莓种植基地见到了蒋喜军。
1983年出生的蒋喜军,精瘦黝黑,言谈质朴沉稳。
谈起这几年带领相亲们脱贫致富的经历,蒋喜军觉得“是自己人生做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新圩镇和睦村是蒋喜军的老家。多年以前,他就离开这里,到桂林做生意,“人离开了,心却一直在这里,每年都会回老家几次,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
蒋喜军在桂林的生意做得比较成功。2016年的时候,村里的干部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帮助村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尽管走出了山村,但蒋喜军仍然对偏远的和睦村有深厚的感情。几经思考,他带着在桂林做生意获得的70万元,回到和睦村种植西瓜,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让贫瘠的土地变得富有生机。
有村民对蒋喜军的行为不理解,他们认为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蒋喜军,不会懂得种植,有可能在桂林“混不下去”,所以回村里另寻出路。
蒋喜军不理这些流言蜚语,因为他并非盲目投资。他说服在广东有多年大棚西瓜种植经验的亲戚和他一起回到家乡,作为技术顾问一起种西瓜。
蒋喜军用7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承包了和睦村70亩土地,全部种植大棚西瓜,并且聘请了村里的贫困户帮忙,解决了一部分困难人口的就业问题。
2017年6月,在蒋喜军团队的辛勤耕作下,西瓜长势喜人。眼看就要丰收上市,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让大棚里的西瓜泡了水。“50亩地的西瓜泡烂了。”蒋喜军望着泡烂的西瓜,郁闷得捶胸口。
那一年,他亏损50万元,但依然履行了对10余位贫困户的诺言,工资分文不差。
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2017年,如果没有那场大雨,我们是丰收的。”蒋喜军回忆说,这证明种植西瓜的技术没有问题,继续种植,肯定有希望。另一方面,得知蒋喜军因水灾受到损失,灌阳县农业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来到他的大棚实地考察,给了相关建议,并按照政策,补偿蒋喜军5万元的种子,鼓励他继续种西瓜。
2018年夏季,蒋喜军的西瓜大棚迎来大丰收,每亩盈利5000余元,9月份旺季过后,种西瓜给他带来了30多万元盈利。蒋喜军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大户。
紧接着,蒋喜军与和睦村签下合同,扩大种植范围,承包了200亩土地。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蒋喜军把种植的种类进行了升级,不再是单一种植西瓜,而是把土地合理运用,增加了草莓、辣椒、西红柿、莴笋、菜心等农作物,避免单一农作物受季节影响导致收成降低所带来的风险。
如今,种植事业渐入正轨,跟着他一起劳作的十多名贫困户,每人的年收入都达到了1万多到2万元。这时候,已经有村民慕名而来,向他取经了。
帮助老乡共同致富
村里原本在外地打工的蒋小真、蒋广远,听说蒋喜军种植创收的情况,主动找到蒋喜军,希望跟他一起学习种植技术。
蒋喜军知道,在外打工的老乡,虽然不一定是贫困户,但是常年在外漂泊,没办法照顾家里,心里肯定是很苦的。
“如果家乡有合适的机会,谁又愿意出去呢?”蒋喜军把他们统统安排在了自己的团队。
蒋喜军团队的运作模式,是每个人负责一定面积的田地,种植保丰的核心技术,他从不藏着掖着。遇到瓜果有任何病虫害等问题,他总是和村民一起现场讨论解决办法、分享种植的经验。
50多岁的蒋元强原本是和睦村的贫困户,在桂林周边打零工为生。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主动找到蒋喜军,表示愿意长期留下来,学习种植西红柿的技术。
蒋喜军得知后,安排了几亩西红柿让蒋元强管理。蒋元强很用心,西红柿的产量比以前还要高。
40多岁的村民蒋汝强是贫困户,之前,他和妻子一直在蒋喜军的团队里帮忙干活。干了两三年,夫妻俩有了几万元钱的收入,一家顺利脱贫。目前,蒋汝强离开和睦村在大城市打工,妻子则继续留在蒋喜军的农业合作社里干活。
也有跟随蒋喜军学习种植技术的贫困户,离开他的团队自己种植创业的。现在,他们遇到种植方面的问题,还会向蒋喜军咨询。每到这个时候,蒋喜军总会耐心指导现场教学。
带领更多人实现增收
蒋喜军说,刚回到和睦村老家创业的时候,只有五六户贫困户跟着自己,如今几年过去,能够帮助十多名贫困户脱贫,让他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是责任也是动力”。
今年初,蒋喜军又在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承包了200亩土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运作。
蒋喜军打算用这200亩土地种长豆角,同时也会买来种子给村里的种植户,让他们跟自己一起种。到了豆角丰收的时候,蒋喜军再来收购。
除了蒋喜军承包土地,周围老乡共用500亩跟着他一起种植。这些老乡中有40户左右是贫困户。“如果今年行情正常,每亩土地的收入会有5000元左右。”蒋喜军说。
和睦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瘦小精干的蒋喜军,是个坚强的汉子,他性格沉默,但却用行动解决了村里困难户的就业问题,从来没有拖欠工人工资,“用自己的行动和担当带领村里人走出贫困”。
记者刘净伶文/摄
新闻推荐
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桂林市今年着力推进九大领域五十九项鼎新之措
本报讯(记者陈娟)日前,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发出了2020年桂林市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令和路线图。记者从市委改...
灌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灌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