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发展“加速度”
今年9月12日,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正式开馆,成为该县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之一。记者游拥军摄
游客在灌阳县洞井瑶族乡洞井村游览古民居通讯员王滋创蒋人柯摄
春天的灌阳,处处盛开梨花和李花。灌阳县充分利用本地农业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记者游拥军摄
地处都庞岭和海洋山之间的灌阳县,山峦重叠,绿色生态,是世界瑶族的发祥地。拥有千家洞(黑岩)景区、小龙景区,以及文市石林、太子山原始森林、灌江小山峡等著名景观,是无数游客开展骑行攀岩、登山探险、休闲旅游等户外运动的胜地。同时,红军长征时曾三过灌阳,又给灌阳留下了一笔厚重的“红色宝藏”。
近年来,灌阳县推动境内红色文化、瑶族文化、古村古镇、绿色生态、特色农业以及成功打造的体育赛事品牌等深度融合,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融入大桂林旅游圈,推动灌阳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等蓬勃发展。据统计,2018年,灌阳县共接待旅游人数164.21万人次,较2017年的70.51万人次增长了1倍多,实现旅游发展“加速度”。
□本报记者周文俊
弘扬长征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10月4日,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凭吊先烈。陈列馆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多样的表现方法,生动记载和展示了新圩阻击战的历史过程,以及受伤红军战士被反动派投入酒海井的悲壮历史,让游客受到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据统计,仅国庆黄金周假期前四天,灌阳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就接待游客138批次2.1万人次。
灌阳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广西的第一站,是湘江战役主战场之一。红军在灌阳境内一共停留了13天之久,足迹遍及文市、水车、新圩、灌阳、西山5个乡镇400多个村屯,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遗址遗存和感人的历史故事。
近年来,灌阳县着力整合红色资源,将散珠碎玉式的遗址遗迹系统梳理、保护传承,串成一串“红色珍珠”,并加以开发利用,打造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力争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从2012年开始,灌阳积极争取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对67个红色遗址进行了维护和修缮,修旧如旧。同时,编制出台《灌阳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立将灌阳红色旅游打造为集红色观光旅游、红色创意体验、“重走红军长征路”徒步游为一体的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目标,确立灌阳红色旅游实施“三主开发”模式,即以红军长征线路为主线,以湘江战役之新圩阻击战为主题,以新圩阻击战陈列馆、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杨柳井红五师指挥所红色集散中心为主推,构建灌阳红色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灌阳县是我们重走长征路进入广西的第一站,一路走来,看到红军当年的英勇事迹,很激动、很感动,也深受教育。”今年8月,来自陕西的两位退休职工行作岗和赵润文,背着插有一面红色旗帜的背包,上面写着“重走长征路”的字样,在灌阳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的参观人群中格外显眼。他们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沿着红军当年足迹,走完了从瑞金到湖南的路程,来到灌阳,看到各种红色设施保护修缮得很好,了解了当年湘江战役的详细历史,心里感到很欣慰。
据灌阳县旅游部门介绍,越来越多来自桂林本地以及区内外的单位和部门集体组织干部职工前来接受红色教育,追忆当年红军的英勇事迹。据统计,目前,每年到灌阳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走长征路”的学员达10多万人次。
“古、瑶、红、绿、农”带火乡村旅游
“现在来村里游玩的人每天都很多,他们在我们村里吃土鸡土鸭、摘果子,玩得很开心呢。”今年国庆期间,灌阳县江口村村民们很高兴,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村里变得空前热闹红火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消费,让不少村民“大赚了一笔”。
江口村是“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的主人公———唐景崧三兄弟的故乡。村庄青山环绕,绿水相合,村内有较为完整的桂北古商贸街建筑群,房屋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古道相辉映,组合成了一幅祥和优美的画卷。近年来,江口村积极探索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初步打造成集览古、休闲、采摘、听戏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村。今年5月以来,该村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带动周边80名贫困户增收。
江口村是灌阳县众多内涵丰富的古村落之一。据介绍,该县目前已有10多个传统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利用的一笔沉甸甸的“古董”财富。例如文市镇月岭村以及极具瑶族色彩的洞井瑶族乡洞井村等,村庄青砖绿瓦、历史悠久,是人文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吸引着一批批热爱民俗文化、喜欢览胜怀古的游客。
如何让这些无价的“古董”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转化成新时代的“有形之宝”呢?近年来,灌阳县以特色古村落为切入点,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等元素,持续打造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并推动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目前,该县已建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30余个,乡村旅游产业覆盖10余个贫困村。络绎不绝的游客带火了灌阳乡村旅游。
在灌阳县观音阁乡大井塘村的荷景休闲农业示范区,来赏花游玩、采摘莲蓬的游人络绎不绝。大井塘村胡家屯的贫困户文甲妹说,她以前靠种植家里的几分水田生活,现在在示范区务工,不耽误干农活,一天还能有50元工钱。荷景休闲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积极吸纳贫困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
水车镇依托桃花观赏季和桃子采摘季,构建休闲观光渗入式农业,已创建游客采摘区、养护区,探索建设种植体验区、农宿感受区等,让游客吃在农家乐、做在体验区、住在果农家、玩在示范区。
洞井瑶族乡洞井村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共有明清古建筑68座,具有浓厚的桂北岭南水乡徽派建筑风格。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出过庠儒、举人、进士等26名,至今还保存有完整的牌匾5块,以及一块完整的清朝廉政禁令牌,这是桂林市唯一的地方禁令牌匾。近年来,当地将古村修缮保护与当地瑶族特色融合,打造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徒步爱好者纷纷前来探古访史,领略瑶乡风情。
“我们还依托成功打造的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的优势,把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在酒海井红军烈士陵园前种植了250亩向日葵,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之余,又能赏花买果吃农家饭。”灌阳县新圩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村民把自家田地里产的雪梨、黑李等农副产品卖给游客,提高了收入。
“体育+”助推旅游华丽升级
今年6月28日上午9时20分,在灌阳县城的红豆杉广场,随着发令枪一响,在现场上千名群众的欢呼和呐喊声中,2019“观澜购物公园杯”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29支代表队的200多名户外运动精英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出起点。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运动员们每天参加近60公里比赛,包括越野跑、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皮划艇、技能/趣味比赛等多个比赛项目,在灌阳县广阔的大山、幽静的乡村小道以及水波不兴的江河流水中,上演“速度与激情”的角逐,把欢乐撒在灌阳的青山绿水间。
赛事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体育报、广西日报、广西卫视等国内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以及抖音、网易直播等各大直播平台,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灌阳县青山秀水、田园生态、小桥流水、老树古村等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以及灌阳油茶、灌阳十大碗等特色美食。
据了解,在今年3个赛段的比赛路线中,灌阳县与赛事组委会将该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古村古镇等纳入其中,并有机地串成一条美丽的旅游风景带,呈现在运动员和观众、媒体面前。例如,在第二天的比赛中,运动员从位于新圩镇的红军帽广场出发,途经文市石林、月岭古村、灌江小山峡、县城风雨二桥等旅游景区景点。赛前,全体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来到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祭奠烈士,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缅怀之情。比赛沿途山川奇秀、碧水潺潺,山地户外运动与独特自然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第三天比赛从洞井瑶族乡古民居牌楼出发,途经观音阁乡、江口村、唐景崧故居等,让运动员和观众体验了一把灌阳古村古镇的古典之美。
“灌阳县集红色旅游教育、生态观光、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科考探险、民俗娱乐等资源为一体,非常适合开展户外运动,县委、县政府主动将体育赛事融入‘红古绿’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中,打造崭新特色旅游品牌。”灌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2017年起,该县开始承办中国·灌阳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到今年成功承办2019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赛事规格和规模越办越大、赛事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尝试通过体育赛事推动旅游开发,通过承办赛事不断完善赛道建设、亮化美化周边村庄,以及引导沿线农产品种植等,形成“体育+”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户外运动的天堂。
“如今比赛线路不断完善,我们一帮朋友每年都要来骑行好几次。”喜好户外骑行的市民邱先生介绍说。而随着灌阳山地户外运动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两年还有南宁、柳州、北海以及广东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三五成群地前来,在骑行中感受山谷、田野、村庄、小桥流水人家那份宁静的魅力。
通过连续三年的努力,如今“红色灌阳·户外胜地”特色旅游品牌打造成效初显,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灌阳骑行运动、休闲旅游,体验灌阳愈来愈佳的旅游品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日前,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带领检查组深入灌阳县,就该县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先后对灌阳县...
灌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灌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