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 秀峰区城管监察大队:树立城管新形象 创建城管新时代

桂林日报 2018-12-21 12:08 大字

城管队员对无物业小区的“僵尸车”进行清理

城管队员在东安路清理小广告

市民向秀峰城管赠送锦旗

鲁家村风雨桥上坡处,秀峰城管队员积极帮助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

秀峰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队员风采

作为一座闻名世界的旅游名城,城市面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提到城管,也许不少人印象并不太好,但近年来,城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优化人居环境,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有力保障,秀峰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积极作为,从“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个方面不断提升长效管理水平,从整体形象、内部制度上朝着正规化道路不断迈进,力争以新的作风、新的精神面貌做好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

强基础:创新积分制强化队伍内部管理

走进秀峰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办公楼,所有城管队员都穿着整齐划一、标识鲜明的制服,给人一种管理有素的印象。为了强化队伍基础,秀峰城管大队今年设立了一套全新的内部管理制度,从多个方面保障队伍向正规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该大队坚持制度管人原则,创新积分制绩效考评制度。秀峰区城管大队大队长刘天峰告诉记者,《秀峰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积分制绩效管理考评办法》于今年年初正式实行,通过对扎实工作、表现突出的中队和个人进行精细化加分,对岗位履职不用心有失责的现象精准对照实施扣分,一个月为一个考评统计周期,逐月统计存档,形成长期的个人工作表现链,是队员每月发放绩效、评奖提职和违纪处理的重要依据。

具体来说,每名队员每年基础分为100分,扣分项分别从纪律品德、考勤管理、工作实绩三个方面对队员的“德勤绩”进行全面考评;加分项则以正能量宣传、团结上进、工作创新等方面予以评价。为了保证公平,大队领导和督查室组成督察考评组,依据大队日常管理评分细则加减分,对所有队员进行督察考评。

“个人一个月被扣10分,将不享受当月绩效,一个年度内被扣30分,进行诫勉谈话,被扣40-49分者,待岗查看,被扣50分就要直接开除了。”刘天峰说,积分制不仅影响城管队员个人,对其所在中队也有影响。“队员被扣分也会导致中队扣分,我们的6个中队每月都会进行排名,当月的最后一名中队会被扣除部分绩效奖基数,而排名第一、二、三的中队会得到相应奖励。”

除了积分制度,为了直观有效统计每名队员每天工作实绩,树立队员正确的单位价值取向,秀峰城管大队还制订了《秀峰区城管大队执法队员每日工作量指标考核规定》,根据城市管理职责,将非机动车乱停放、超门窗经营、占道经营、非法小广告划分为五种类型,固定按“一类+二类+三类”的模式确定每日工作量。倘若每周工作量未达标,将扣除个人积分5分,每月工作量未达标,则扣除当月绩效奖;若超额完成每日工作指标,也将获得相应积分奖励。

“虽然以前我们也会每周给队员评分,但都是靠人主观来打分,标准不统一这样可能会存在人情分,有失公允,而现在按照制度来加扣分,根据工作成绩指标来评判就能避免这种情况。”该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队员完成每日任务还必须有整治前后对比照片为依据,以此杜绝作假行为。现在该大队内部已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浪潮,队员工作积极性非常高。

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也是秀峰城管大队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是将秀峰区按地理区域划分为4个中队,各中队按照所管辖片区将秀峰区分为86个网格,以“人员在网格、责任在网格、处置在网格、奖惩在网格、机制在网格”为基本原则,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和“奖罚分明”的工作机制,有效治理市容乱象,完成了从事后执法追责向前端服务管理转变。

“网格队员负责巡查纠正网格内市容管理工作,对违反市容管理规定的现象进行教育劝导、拍照取证和及时纠正。对拒不配合的,队员需及时上报执法组,并且配合执法组进行执法。”刘天峰表示,为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除了制度上墙,各网格路段也设立了“市容网格管理责任告示牌”,上面明确标明了责任辖区、责任单位、网格责任领导、网格责任组长、路段负责人及当月考评结果等信息,对于责任落实十分有效。目前,秀峰街道城市市容网格化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此外,秀峰城管大队还通过完善督查考评机制的方式来严明工作纪律,具体包括实行每日打卡制度、每日大队督查制度、每日中队巡查日志、每周大队例会制度、每月队容风纪汇操制度、每月内务检查制度、每月执法车辆安全检查制度等方面,清晰有条理的坚持每日工作目标,以此督促队员积极作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为了帮助队员从思想上作出正确认识,该大队积极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名言警句上墙、党员廉洁教育、参观戒毒所及监狱、灌阳新圩阻击战遗址等活动,用文化强队建设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队伍的发展后劲,使队员的思想素质和执法意识不断提高。

“以前实行的属于‘大锅饭’式管理,队员们的绩效基本一致,久而久之就出现干得好干得坏差别不大的情况,一些队员的积极性也因此变差。”刘天峰说,今年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后,改变了体制内职工慵懒、无作为、应付、混日子的思想,有效激励队员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去做事,大胆创新追求工作中的新突破,并促使有能力有干劲的队员流向了市容管理重点区域。“这种从制度上抓队伍、多劳多得的机制,促进队员做事想事,而做得越多想得越多,自己的待遇也会随之提高,这就鼓励了更多人更自觉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转作风:寻求新突破改革工作方式方法

为了维护市容整洁,城管人员在执法时经常会暂扣一些不按规定摆放的广告牌、灯箱等影响市容物品以及小型流动摊,但此前因为执法方式等原因,给不少市民留下了“暴力执法”、“为了罚款”、“强抢物品”等固化的负面印象。其实,城管人早已开始转变思想及工作作风,创新执法的方式方法。

“以宣传教育代替处罚”,算得上是城管队员执法时最显著的转变之一,主要体现在非机动车管理、流动摊贩的管理上。

“以前我们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和违反市容管理的小摊小贩采取的是拖车和暂扣的方式,并且对他们实施经济处罚,但罚款之后就会归还暂扣物品,也许过一段时间他们又会再犯,这不仅是一种恶性循环,还会给市民一种城管暂扣物品只是为了罚款的感觉。”刘天峰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秀峰城管改变了工作方式。在非机动车管理方面,秀峰城管大队从教育规范管理的理念出发,拓宽行政处罚模式。据了解,为了治理乱停乱放的现象,城管部门最开始要求城管队员看到乱停乱放的现象后先喊话,要求车主挪走车,这样效率太低,成效也不好;后来就演变成了拖车,虽然效果不错,但处罚强度较大,容易激化车主和城管部门的矛盾;再后来城管部门就创新了方法,市民可以在现场罚款20元和戴红袖标当义务劝导员执勤一小时之间二选一。到了今年5月份,秀峰城管把“二选一”变成了“三选一”,加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认错集赞的方式。

刘天峰介绍称,朋友圈认错集赞的处罚方式需要违章者在朋友圈内说明违章的事实并配上图片,集满15个赞或者被转发三次后就能开锁放车。新方法实行后,不少违章者都选择了发朋友圈来接受处罚,宣传教育效果还不错。

“这种方法缓解了处罚矛盾,降低了执法风险,不但可以起到现场教育的作用,还能通过违法当事人的朋友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一传十十传百,普及规范停放非机动车的知识。”他表示,罚款、当义务劝导员或者让违章者发微信朋友圈认错都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更多市民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自己的做法,把遵守市容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当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以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总目标要求,让桂林城更有秩序,让城市环境越来越好。

此外,由于近年来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在更好地满足公众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存在“共享单车围城”的新挑战。一般情况下,城管执法人员都是对乱停放共享单车的骑行者进行口头教育,在管理创新工作中,秀峰城管大队率先使用执法记录仪,对乱停乱放的使用者进行全程视频取证。

今年3月,区城管大队执法人员根据桂林市市容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共享单车骑行人乱停放行为收集视频或照片的证据后,对骑行人开具20元的处罚,这是秀峰城管也是桂林市对共享单车做出的第一例行政处罚。乱停放共享单车的骑行人可以选择行政处罚20元罚款或做“城管义务劝导员”1小时代替经济处罚。“城管义务劝导员”这种处罚模式也在市容暂扣物品的处理上进行运用。这种方式使违章当事人从一个被管理者变身为城市管理的主动参与者,既能减轻对困难当事人的经济处罚,也能让违章当事人能换位思考,体会城管执法人员的不易之处,缓解处罚矛盾,降低执法成本,起到了宣传发动全民参与的目的。

除了转变工作作风之外,城管执法人员也积极转变思想作风,扎实开展了拆除破损广告牌、清理“僵尸车”、整治早点摊、夜宵摊等一系列市容整治行动。整治过程中,将以往的突击式检查转变为长效和常态化管理。

去年以来,秀峰城管大队通过专项整治、夜间巡查等方式,对夜市一直保持常态化管理。然而,根据数字化城管系统信息采集的情况来看,有的商贩抱有侥幸心理,利用执法人员晚上11点下班后的时间占道经营。因此,今年9月开始,该大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联合整治行动,对黑山路、红岭路、机场路、漓滨路、乐群路、信义路等重点路段进行整治,重点对夜市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油烟乱排放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共出动1700余人次,夜宵摊占道经营得到有效遏制。

“通过长效和常态化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逐渐形成默契,以前总有流动摊贩会问整治时间是多长,等整治一过他们又出来摆摊,但现在他们知道我们是长期整治,所以自己也逐渐形成了意识,会主动按规范去做。”刘天峰说。

另外,今年该大队还积极落实“门前三包”工作,完成了“单一执法”向多部门“联合执法”观念的转变。日前,城管执法队员挨家挨户地走访,面对面地与业主讲解门前三包责任制,目前共巡查走访主次干道78条,签订责任书7000余份。

树形象:选拔制度严及时回应群众期待

树立良好的形象需要一年,但毁掉形象只需要一次不当的行为。为了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秀峰城管大队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众,目前为止,秀峰城管已做好人好事40余起,包括拾金不昧、帮助走失儿童找家人、救助交通事故受伤者等。

6月27日,秀峰城管大队网格二中队队员在日常市容巡查整治时,在九岗岭路段发现一辆自燃的出租车,车主急得手忙脚乱,在一旁不知所措。队员们见此情况,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在黄新雄副大队长的带领下,主动帮助车主灭火,在大家齐心协力下,终于将火扑灭。

28日,车主洪先生、刘女士将一面写有“救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树城管新形象”的锦旗送到秀峰城管大队。“谢谢你们的帮助,将我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你们真的是人民好城管。”

11月17日,秀峰城管大队乐群中队中队长唐勇和队员巡查至南方大厦附近时,看见路上躺着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昏迷者已面色苍白,意识不清,虽然周边围了不少市民,但大家都不敢对昏迷者进行施救,只敢报警求救。

城管队员见情况不对,立即开始救援。“我之前学过急救知识,他有生命危险,不能再等了。”唐勇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不顾周围人的劝阻,立即对该男子进行心脏复苏。20分钟后,医护人员对该男子进行了初步诊断和紧急救护,确认已无生命危险,唐勇及其他城管队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再次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上。

另一方面,秀峰城管也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民解忧,替民解难。

9月27日下午,社公巷市民张女士将一面绣着“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的锦旗送到秀峰城管大队执法队员刘嘉麟手上,以感谢秀峰城管为解决社公巷占道经营问题所作的努力。

社公巷人流量密集,不少流动摊贩将饰品、鞋包摆放在人行道上进行售卖,甚至沿街商户也纷纷效仿进行超门窗经营,造成道路拥堵,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多次与楼梯间占道商户沟通无果后,周边居民无奈之下找到秀峰城管大队执法队员。

经执法队员耐心劝导后,占道经营商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占道经营摊位均被取缔。“这个事情让我们对城管的看法完全变了,他们是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排忧解难。”张女士说。

在解决“金点子”投诉上,秀峰城管大队实行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目前,该大队2018年度金点子案卷共52件,处置回复33件,处置率为63%。依法对西山路6号、榕荫路19号、太平路、乐群路、骝马山等多处市民较关注的“金点子”案卷中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为创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从源头上提升城管队员的良好形象,秀峰城管大队提高了招聘门槛,严格选拔层层把关,除了身高、体重、口才、学历、体能素质有要求之外,还要对新入职队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军事队列训练,以强化城管队员们的作风及形象,提高队员们的精神面貌,应对平时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平时我们也通过板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等方式来对队员们进行宣传引导,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城管队员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并以作为一名城管人而自豪。”刘天峰说。

本报记者唐霁云通讯员刘天峰

(本版图片由秀峰城管监察大队提供)

新闻推荐

“大美都庞岭”文学采风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廖桂女)近日,灌阳县文化馆《都庞岭》编辑部组织县内17名文学作者,以“大美都庞岭”为主题,先后赴灌阳县江口唐...

灌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