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名76岁的“母亲”

桂林日报 2018-01-18 09:32 大字

史玉英推着孙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每天,史玉英还要抽空带孩子锻炼身体。

蒋昊文在认真听课。

史玉英早已驼背,但她就像一名高龄母亲,护送着孩子。

蒋昊文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教学点,共10名学生。

史玉英在给蒋昊文按摩身体。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陆仕臣时荣林文/摄

如今,在灌阳县黄关镇代竹源村,每天都有一名76岁的老人用一辆破旧的轮椅推着一名脑瘫的孩子往返学校4趟。她像一名慈祥又坚强的母亲,用行动诠释着家庭的亲情与爱。

老人名叫史玉英,瘫痪的孩子叫蒋昊文,是老人的孙子,今年9岁。蒋昊文快两岁时,还不会走路,且坐不稳板凳,经桂林的医院确诊为脑瘫。打那以后,蒋昊文的父亲蒋小兵和史玉英便带着他辗转南宁、桂林、柳州等地治疗,家里因此债台高筑,但效果并不明显。蒋昊文4岁时,他的母亲含泪改嫁。

虽然行动不便,但蒋昊文的智力并未受到影响,尤其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的加减乘除运用得特别好,而且记忆力超强,几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

正因为孩子天资聪颖,奶奶和父亲分工合作:蒋小兵到桂林打工,维持家庭经济开支;史玉英则接送蒋昊文上下学,并负责他的饮食和日常护理。

自蒋昊文上幼儿园起,史玉英就像一名母亲一样,每天不管风里雨里,都用一辆单车送蒋昊文上学,这一送至今已4年。

如今,蒋昊文已9岁,读小学二年级。学校距离史玉英的家约3公里,史玉英早上送他到学校,再返回,中午又接他回来,下午再送,傍晚又去接。这机械式的一来一回,每天要走4趟,每趟需要约30分钟。

在4年的1000多个日子中,史玉英每天约走24公里的路程。她的背已驼,每次村上人看到都倍感同情。史玉英的老伴已过世,自己又患高血压和痛风,只能咬牙坚持着,每天还要坚持给蒋昊文按摩,替他熬药。隔三差五,还要帮蒋昊文洗澡、洗头、洗衣。

幸运的是,2017年7月,蒋昊文竟然能站立起来了,还可扶着墙壁、栏杆走一段路。残联也给蒋昊文送了一张轮椅,史玉英因此也把“单车送学”改成了轮椅接送,减轻了一些负担。

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史玉英一直是个十分乐观的人,在接受采访时,总是笑呵呵的。她说,儿子已是“奔四”的人了,家里又穷,再找个伴,可能不现实,孙子只能她带了。“把孙子当儿子看待吧,只要我能推得动孩子一天,就一定会坚持。”

新闻推荐

牢记历史 铭记使命 记一次不平常的体验

?成为“小红军”后,举行了简单的授旗仪式。?小红军进村啦!?图为桂林无界传媒工作人员正在摄像,“我的长征”活动将成为即将亮相的小记者宣传片中的部分镜头。?在灌阳名人唐景崧故居来个团聚。?在唐...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