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宏集团:改革破困局 发展蹚新路
本报记者谭卓雯通讯员莫小慧
新年伊始,广西国宏经济发展集团亮出2021年成绩单,成为广西区直国企中的又一抹亮色:2021年累计完成113项改革任务,占3年改革任务的80%以上;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69%、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584.17%、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增长89.41%、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增长109.84%。
“国宏集团是区直企业中首家完成集团层面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的企业。”国宏集团董事长董家政说,超强力度的改革,让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社会贡献度增加,资产总额、营收、利润、员工收入“五连增”,成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对于“底子弱、身板薄”的国宏集团来说,更是困难重重。2006年成立至2016年,资产总额仅6.24亿元,企业长期处在主业定位不清晰、发展前景不明朗、员工薪酬低、人员流动性大等窘境。如何突破困局,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国宏集团深刻认识到,唯有改革才能突破困局。自2019年被列入自治区第二批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以来,国宏集团以改革创新为中心,围绕“资本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目标,全力落实“优化发展路线图、制作任务推进表、开展创新大讨论、健全制度提高效率、紧盯管资本核心、紧抓党建品牌创建”六项措施,生产经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国宏集团总经理陈海波介绍,2021年,作为广西区内首家集团总部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试点工作的企业,国宏集团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重点在改体制、改机制、改模式上下功夫,推动管理提质、经营提效、业绩提升——
完善公司治理,打破“铁交椅”“大锅饭”。从党委会决策“能不能干”,到董事会决策“干不干”,再到总经会决定“怎么干”、员工想着“如何干好”,国宏集团建成机构健全、人员配齐、运转协调、权责清晰、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2021年,国宏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定“分管领导负全责、全负责”制度;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总部中层落聘比例达18.2%、员工淘汰比例达21%,总部同部门不同岗位薪酬差距最高达1.71倍……多项体制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机制,极大激励了企业负责人、员工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国宏集团全面推进二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实施员工持股,强化中长期激励。大刀阔斧推行市场化改革,多家二级子企业活力迸发,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做强做优做大: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广西智鸿环保集团从单一的环保设备生产小作坊向全产业链环保集团成长,其建设运营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成为全国示范项目、贵港市覃塘区全区域城乡水务供排一体化项目模式成为全区首创;广西粮科所拳头产品“暹粒”大米、“良大头”花生油已进军全国市场;广西国经资管公司仅用2年8个月便完成预期需要6年才能完成的92亿元不良资产处置任务,为地方金融机构和国企纾难解困的同时,自身也实现飞速发展……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国宏集团积极向自治区国资委申请进一步授权放权,扩大企业自主经营决策范围。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管控定位,推进资本权力上移、经营责任下沉,并根据子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特征,一企一策、因业制宜分类授权。2021年,国宏集团共向二级子企业放权10项,放权比例11.76%。
从生存举步维艰到改革先锋,国宏集团用经营成果验证了改革成效。董家政表示,国宏集团将对标全国先进典型,探索改革新思路,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两年内全部完成二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成超额利润分享、风险跟投、股权激励的中长期激励体系,以改革成果推动集团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为全区国资国企改革蹚出新路子。
新闻推荐
本报桂林讯10月26—27日,桂林博物馆志愿者携手恭城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队走进恭城栗木镇开展“建党百年...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