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后悄然离去 村民上门赠锦旗 记驻柳31651部队士官周世明

柳州日报 2020-10-30 08:09 大字

周世明

10月23日,驻柳31651部队的训练场上,有着12年军龄的士官周世明正在组织全班新兵进行入伍课目训练。当天上午11时许,驻柳31651部队却来了几名拿着锦旗和感谢信的特殊客人,他们此行要寻找的人,正是周世明。

路遇车祸,三十秒完成包扎

事情还要从国庆节假期说起。10月1日,周世明按计划轮休回到老家恭城瑶族自治县陪伴家人过中秋节。下午3时,途经嘉会镇豸逰村时,发现一起小卡车与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50岁左右的妇女倒地不起,头部大量流血。

此时,周围已经聚集了一些围观群众,大家或是苦于不掌握急救方法或是有所顾忌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血不停地流,干巴巴地等待。周世明从多年战场救护训练经验中立即意识到,妇人生命体征尚存,但致命伤是头部大量出血,必须尽快把血止住,否则将危及生命。

危急时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虽然身边的人曾劝阻周世明不要“多管闲事”,但他来不及多想,立即冲回车上翻出急救包,运用在部队掌握的卫生救护技能,敷料按压伤口,展开并折叠三角巾,紧接着包缠固定,仅用时三十秒就完成了军用帽式止血包扎,对伤者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在救护车达到之前基本把伤者出血止住了。

过了十多分钟,看到救护车终于来到并展开救援后,确认伤者无生命危险后,周世明悄悄离开了现场。做好事不留名、不思回报,这是对军人职责铭记,更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对于这件事,周世明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只是举手之劳。

周世明收假回到部队后,还是和以往一样投入新兵训练工作中。直到23日上午,几名特殊的客人——受伤妇女的亲属,拿着印有“见义勇为、救死扶伤”锦旗,以及字里行间满怀感激的感谢信送找到部队后,大家才知道了他的义举。

面对谢意,举手之劳不言谢

原来,那名受伤妇女名叫何娟秀,当天去打工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受伤后由于止血及时、处置得当,为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目前她已经出院休养。从那天起,她的家人对周世明的见义勇为行为十分感激,希望当面感谢一下救命恩人。他们经过近半个月的多方寻找打听,才找到了他所在部队和联系方式。

“恩情难忘,大恩难谢,谨以此信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何娟秀因身体还未完成恢复不能来到部队,为此特意委托叔叔谢庆文,在村干部、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专程从两百多公里外的桂林赶来部队当面致谢。

“当时情况紧急,并没想那么多,再不施救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作为一名军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要第一时间冲上去!”周世明坦言,当时他第一反应就是查看伤情,赶快救人。面对伤者及家属的谢意,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

人民子弟兵为人民。但周世明成功施救靠的不仅是一腔热血,而且源于他过硬的军事素养和科学的处置方法。据周世明所在部队领导介绍,入伍12年来,周世明苦练军事技能,是一名素质过硬、专业精通的优秀士兵。特别是2017年以来,连续3年担任连队分队长,所带分队连续3年名列全营前茅。近几年的个人训练成绩单,总评都是优秀,卫生与救护课目成绩也十分优异,且经常作为连队“四会教员”进行示范教学,培养带出一批批优秀新兵。2019年因个人军事训练成绩突出、分队训练成绩全连排名第一,个人荣立三等功。

周世明的事迹在部队传开后,引起强烈反响,官兵们纷纷为他敢于挺身而出,甘当无名英雄的行为点赞,部队也号召全体官兵向他学习。

本报记者 周仟仟

见习记者 余琦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恭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保群众幸福平安

本报讯(通讯员李振杰)恭城瑶族自治县立足瑶乡文化特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三心三治一守”模式,倡导全县人民崇尚忠孝...

恭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