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30年接力守护绿水青山

桂林日报 2020-09-01 11:08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李振杰

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恭城模式”的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罗知颂曾说,“恭城的成功,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届班子下来,坚持换人换届不换路,新领导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接着前任‘添柴加火’。就像接力赛一样,既接好棒,又跑出彩。不玩变法做加法,每届有每届的亮点。”

恭城自1990年成立瑶族自治县以来,11任县委书记、9任县长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30年来接力守护绿水青山,创造了守好绿水青山,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的奇迹。

为保护生态,恭城瑶族自治县立法先行,制定实施《自治县自治条例》《自治县森林资源管理条例》,并实行禁伐阔叶林、禁放山羊、禁止开垦25度以上坡地林地、禁种速生桉等“森林四禁”政策,依法保护生态。作为世代“靠山吃山”的瑶乡,经历了不少阵痛。为了让老百姓摆脱伐木卖木的依赖,恭城号召全县发展水果产业,曾获“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月柿之乡”称号,现有水果50.68万亩,成为恭城人民的“绿色银行”。同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号召群众大力建设沼气,改善能源结构。以沼气代替柴草,沼气入户率持续稳定在90%左右,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如今的82.46%。生态一直保持较好水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均为10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该县还狠心拒绝了一些投资上千万元但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业项目,取而代之的是水果深加工、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南方水泥等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产业。

依托生态这张靓丽名片,以及“中国长寿之乡”“气候宜居县”这两大招牌,新时期以来,恭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迈出了由生态农业向康养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目前,该县已成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在高铁新区,一座“平安康养小镇”正在崛起,一大批康养集成产业正在形成,不久的将来,康养产业将成为恭城经济增长新一极。

新闻推荐

从卖柿子到卖“生态”

□新华社记者林凡诗盛夏时节,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莲花镇红岩村村民杨燕红穿上瑶族传统服饰,将自家贩卖的土特产依次摆放...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