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19人误食野生菌中毒,1人仍昏迷 桂林医院已派出专家赶去支援救治

桂林日报 2020-05-26 08:30 大字

本报讯(记者景碧锋)5月24日晚,有网友报料称,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有多人因在集体聚餐时食用了野生菌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记者从5月25日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通告中了解到:

5月24日晚上7时44分,恭城县卫健局接报,栗木镇大枧村白沙井屯、上宅村江家屯发生两起村民食用自采野生菌后出现不适症状事件。

接到相关通报后,恭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卫健、市场监管、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栗木镇政府等自治县食品安全委成员单位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赶赴县人民医院和栗木镇卫生院,对出现不适症状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就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据初步调查了解,食用自采野生菌后出现不适症状的村民共19人,其中大枧村白沙井屯10人、上宅村江家屯9人,均出现不同程度头晕、呕吐等症状。

截至5月25日10点,1人仍处于昏迷、无意识状态,1人意识模糊,其余17人意识清醒。

目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已派出专家赶赴恭城县人民医院现场指导救治工作。

目前,救治工作和事件调查工作还在进一步开展中。

□资料链接关于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中国毒蘑菇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

2001年9月1日,江西永修县有1000多人食用毒蘑菇中毒,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

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

毒蘑菇如何分辨?

民间传说的分辨部分毒蘑菇的方法有:菌柄上同时有菌环和菌托,菌褶剖面为逆两侧形的蘑菇多数有毒,颜色鲜艳的都是有毒等。

然而,上面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即使是专家,在分辨的时候可能也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才能将外形相似的品种分辨开来。所以,要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吃。

关于毒蘑菇的几大谣言:

谣言1: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

谣言2: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谣言3: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谣言4: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谣言5: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已向市民群发短信提醒,夏季野生菌类生长迅速,误食毒菌会引起中毒危及生命。请广大市民珍惜生命,不采摘、不购买和不食用野生菌类。

新闻推荐

面包车撞上路边大树 司机被困驾驶室

消防救援被困司机。通讯员郭敏屹摄本报讯(通讯员晏荣东记者申艳)4月15日晚上,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往莲花镇方向的燕新...

恭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