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三注重”打造新型“干部之家”

桂林日报 2019-11-29 19:35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陈水旺张艳)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充分发挥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干部管理的作用,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开展关爱回访以及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模式,建设新型“干部之家”。

注重预防在前,筑牢犯错“第一道防线”。2019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运用“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164件,谈话提醒党员干部600多人次,诫勉谈话28人次,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3份,提出监察建议11条,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96人,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2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着力构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监督常态,实现了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注重关爱回访,促使有错干部“祛病康复”。县纪委监委及时开展受处分党员干部“关爱回访”,通过组织“关爱回访”使有错干部“祛病康复”,重新焕发活力,更好地履职尽责。截至9月,县纪委监委对2018年以来涉及扶贫领域案件受处分人员55人进行了回访。主要了解受处分人员对所犯错误的认识、近期学习、工作和整改的情况,激励受处分人员提振干事创业精神,彻底改正错误,对真心认错悔错改错的给予肯定和关心;听取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工作情况的基本评价;检查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落实情况。

注重容错纠错,激励干部敢于担当作为。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截至目前,共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共2件5人,主要涉及工程招投标和一事一议这2个领域。如:在某乡整合一事一议资金使用一案中,时任乡党政主要领导虽然是为了解决乡村道路硬化项目资金缺口,顺利完成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对擅自整合两个项目资金一事负有一定责任,鉴于没有造成项目资金流失,也未发现个人侵占资金行为,经县纪委研究决定,该案例符合容错情形,决定相关责任人不予追究党政纪责任。通过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能够不再瞻前顾后,让他们吃下“定心丸”的同时,能够在认定的工作上不断拼搏创新,更好地激发他们在岗位上奋勇向前。

新闻推荐

恭城一水库网箱现大量死鱼 就近填埋引村民担忧 相关部门:已要求养殖户转移填埋并撤走网箱

村民手指的岸边,就是填埋死鱼的地方。见习记者李杉摄11月9日,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峻山水库下游村民向晚报反映,水库里网...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