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林朝赐:退休不卸担子 发挥余热助扶贫
林朝赐(右二)每个月都要来到大江的茶叶基地提供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林坤增林海燕郑智敏/文记者汤世亮/摄
“多亏了林老师和他爱人的悉心指导,要不然我们这个茶叶生产基地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5月15日上午,站在陡峭的山坡上,望着山下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园,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大江村优质茶叶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周其培满怀感激地说。周其培口中所说的林老师叫林朝赐,已年过花甲,去年从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推广研究员的岗位上退休,但他放心不下之前蹲点联系的大江茶叶种植基地,每月仍奔波在大江的瑶山深处,为大江村的脱贫摘帽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这个季节是小蝉虫繁殖的高峰期,我们得注意防护。”5月中旬,记者在大江茶叶种植基地见到林朝赐的时候,他跟妻子刘玉芳正在指导基地的工作人员防治虫害。林朝赐摘下一片被小蝉虫吃过的叶子跟工作人员细心地讲解,全然不顾大雨过后的水汽打湿了自己的裤管。“种茶没有技术是不行的,品质和产量都上不来。”林朝赐回忆说,2016年他刚来到大江村茶叶种植基地的时候,连一个技术人员都没有,村民种植茶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基地的茶叶品质和产量都不高。
“我们村之前都没有种过茶叶,林老师没有来之前,只能靠自己摸索。”周其培说。据他介绍,由于山高路远,地理条件差,大江村的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落后,是自治区“十三五”贫困村,2016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318人。“要想脱贫,没有自己的产业是不行的。”大江村支书周其兴的话代表了大江村民的心声。
由于大江村山多地少,交通又不方便,村民虽然尝试过栽种柑橘等水果,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2014年,恭城当地的一个茶叶种植老板看中这里的气候条件,在大江村投资开发了300亩茶园,并配置了简单的制茶设备,成立了大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大江村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茶叶,茶场的茶叶长势很好,带头种植的周其培和其他村民看到了收获的希望。但好事多磨。2016年这位投资的老板“出了事”,大江的茶场一下子成了“没人照管的小孩”。“那时候,我们对于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更重要的是茶叶的烘焙制作设备与技术我们一样都没有。”周其培回忆说。
眼见村里刚发展起来的茶叶产业就要胎死腹中,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局和平安镇的工作人员也很着急。“这个茶叶基地是大江村脱贫摘帽的希望,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当时还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局工作的林清想到了之前有过联系的种茶专家林朝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林朝赐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到大江茶叶种植基地担任技术指导。“那时候他快退休了,但他却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林清说。
“能让自己的技术派上用场,为桂林的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职责。”说起自己当初的决定,林朝赐显得义无反顾。从2016年起,林朝赐就成了大江村的科技特派员,每月都要抽出时间到大江茶叶基地耐心指导工作人员种茶,即使去年退休了,他也每月一趟不间断。“我既然做了大江茶叶基地的技术指导,茶叶产业还没有发展壮大,全村还没有脱贫摘帽,即使我到了退休的年龄,也不能甩手不管的。”林朝赐说。
在林朝赐的指导下,大江茶叶基地的茶叶产量很快增加了,但制茶技术和效率却停滞不前。“要生产出好的茶叶,直接卖出去价钱不高,但村里的设备确实极其简陋。以前他们连一个生产场地都没有,制茶设备也缺少,一天只能‘吃掉’50斤鲜茶叶。”林朝赐说。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林朝赐跟驻村的第一书记一起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资金,给基地配建一个茶叶加工厂。今年1月,资金终于到位,基地修建了一个茶叶生产车间,但新买的烘焙机、杀青机工人都不懂用。这时,林朝赐便把在广西桂林茶科所工作的妻子———制茶专家刘玉芳带到基地,请她手把手教工人使用机器。“我们两人都退休了,有时候我忙不过来,她可以代替我来大江。”林朝赐说。
如今,在林朝赐夫妇的指导下,黄泥届茶叶种植合作社的发展已步入正轨。据周其培介绍,目前生产有绿茶、红茶、谷雨茶、乌龙茶等几个产品,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
“如今制茶设备有了,技术也有了,应该趁机再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拉长产业链,让茶叶产业真正成为大江村的脱贫致富产业。”林朝赐告诉记者,如今大江的制茶车间一天能“吃掉”四五千斤鲜茶,原来的300多亩茶园已供应不了,接下来应再扩种300亩茶树。同时在恭城油茶上下功夫,不仅生产恭城油茶制品,还种植加工喝恭城油茶搭配的红薯、花生等原料,走出一条靠山吃山的脱贫致富好路子。
新闻推荐
恭城和龙胜各一名学子家庭遇到困境,从朋友圈获悉到信息后,桂林市爱善济困协会及时伸出援手。12日,该协会在会员中发出了帮扶...
恭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