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获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县 我们共同守护蓝天碧水“好气候”
邓树荣(邓树荣供图)
陈超贤记者苏文娟摄
李健(李健供图)
地处湘桂交界,位于广西北部,三面环山,茶江穿城而过,自隋朝设县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已有千年历史。
这个瑶族风情浓郁的山区小县,在2018年摘得了一项“国家级”桂冠:2018年6月29日,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对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申报国家气候标志进行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恭城符合气候宜居标准,建议授予国家气候标志。当年10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正式将“中国气候宜居县”牌匾授予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成为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县。
“国字号”美誉落户恭城,有恭城得天独厚气候禀赋的原因,但更离不开恭城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恭城紧紧咬定“生态”不放松,11任书记、9任县长坚持“换人换届不换路”,推行生态农业,立法保护环境,成功走出了一条被誉为“恭城模式”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岭南地区一颗靓丽的生态明珠。
邓树荣
我参加工作35年,走过全国各个地方,最想念最喜欢的还是恭城,这里的天气完全符合“气候宜居”标准。
●两次进京对恭城气候信心满满
恭城获得“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县”称号,从申报到通过质询再到授牌,恭城瑶族自治县气象局局长邓树荣全程参与其中。
邓树荣是土生土长的恭城人,他也见证了恭城经历的生态破坏、修复直到成为现在山常青天常蓝的优美人居环境。对于恭城生态的治理,恭城人概括为“换班子不换思路”,11任书记、9任县长一直常抓生态不放松。恭城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长寿之乡”等多个国家级荣誉。
这些奖项从不同侧面肯定了恭城生态环境的优良,但现任县长黄枝君仍在思索和寻找,希望借助一个权威的平台“正式”肯定恭城的好气候和好生态。
这个机会在2018年3月到来,当时,中国气象局委托国家气候中心启动了国家气候标志认定工作。得到这个消息后,县长黄枝君一锤定音,决定进行申报。
继第一次进京之后,当年6月28日,邓树荣一行5人飞向北京。当天下午,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广西恭城国家气候标志专家评审会召开。恭城要面对的评审阵容非常强大,领衔的是中国工程院李泽椿、丁一汇两位院士,还有来自气象、农业、社科等领域的专家教授。质询环节,评审专家们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严谨务实的问题,恭城专家们一一进行了答辩,黄枝君进行了补充答辩并拓展回答。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时,邓树荣说自己一点都不紧张,“恭城几届领导班子都以保护生态为首任,他们的努力我们每个恭城人都看在眼里,我们心里有底。”所以,在现场,他不紧张答辩,一直忙着拍照留下影像记录。
最终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恭城在气候宜居类42项评估指标中,有39项达到优良,优良率达92.9%;在独特的气候条件下,恭城空气质量优,植被指数高,生态环境好,气候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气候景观多样,旅游和度假气候条件优越,十分宜居宜养宜业宜游,建议授予气候宜居类国家气候标志。这是全国第三个国家气候标志,也是中国第一个气候宜居县的诞生。当邓树荣他们走出国家气候中心大楼时,北京的天空下起了小雨,不久就出现了彩虹,邓树荣笑说这是北京以气象景观的形式为恭城喝彩呢。
陈超贤
面对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抉择,答案很明显,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有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立法引领全面夯实恭城生态宜居环境基础
作为恭城人大法制委主任的陈超贤,现已年过五十。他说,他见证了恭城走“用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
陈超贤说,上世纪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开始组织各村各寨封山育林,大山开始逐渐复绿。但山绿了,农民放养的山羊又出问题了。粗略估算,当时放养的山羊每年可以“消化”约30万亩封山育林的成果。在这样的严峻形式下,县人大经过调研,在2001年审议通过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放养山羊的规定》。之后恭城又一鼓作气,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保护林地坡地植被的通告》《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禁伐阔叶林的通告》《恭城瑶族自治县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禁止开垦林地坡地的规定》等法规。
多年前,恭城很多人选择种植成本低、易管护、经济效益高的速生桉。但这种树种会导致土质贫瘠退化,水源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长期难以恢复。对此,恭城通过了《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禁止种植速生桉人工林的通告》(简称《通告》),给全县速生桉种植下了一道“禁桉令”。自2015年2月12日起,在全县范围内禁止新发展速生桉种植。这在广西和全国都是走在前列。
恭城在保护好青山绿水后,将生态保护着眼于古村落文化保护。县人大调研发现,恭城现有16个中国传统村落,25个自治区传统村落。随着经济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2013年,该县通过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古村落保护规定》。2018年,广西人大常委会批准《恭城瑶族自治县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这是广西首部保护传统村落的法规,也是全国第一部自治县保护传统村落的单行条例。
一系列的立法保护举措,为恭城获得全国宜居县夯实了基础。
李健
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投资是风险最小的,恭城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这也将是我们着力推广的品牌。
●筑巢引凤以生态环境为主题打造恭城
2019年1月2日下午,天气放晴,恭城天空上的白云朵朵排开,衬托着天空的湛蓝。李健看着天空,很认真地说:“恭城一年四季都是蓝天白云,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
李健是广东人,2016年开始常驻恭城,作为两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影视创作中心的总策划,负责桂林恭城瑶家大院互联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
虽然是在恭城投资,但在李健身上,却有个关于气候的趣闻。李健患有过敏性鼻炎,他走过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鼻炎也一路追随,整个人苦不堪言,他笑称自己是“生态难民”。唯独在恭城,李健的过敏性鼻炎没有复发。所以李健对恭城的天气和生态情有独钟,对拥有生态绝对优势的恭城,投资信心十足,对于恭城率先获得全国宜居县一点也不意外。
其实李健最初的投资目的地不在恭城,而是在一次其他项目考察过程中,偶尔“结识”了这个地方。后来广东省影视行业协会对恭城投资环境、瑶族文化、民风民情、项目区位、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深入调研与论证,双方经过反复研讨,在2017年5月份最终决定出资在恭城成立一家集影视投资、旅游景区开发投资、互联网网站、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集成企业。目前,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其实在李健考察恭城的时候,恭城也在考察投资的企业,恭城的招牌就是生态,而引进企业的前提就是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记者从项目规划中了解到,瑶家大院致力于打造成互联网影视城,其延伸产业链主要是和当地的土特产进行结合开发。
为了将恭城这颗生态明珠再次推向全国,两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影视创作中心已经为恭城量身打造了一部《瑶乐之城》的电影,电影落脚点就是“蓝色恭城”,彰显恭城的优良生态。
无独有偶,湖南投资者陈红艳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来到恭城。陈红艳从事房地产开发,她说:“恭城的气候好,空气好,水也好,我回到湖南,大家都说我越来越年轻了。”因为对恭城生态的认可,陈红艳又邀请合作伙伴共同投入对恭城的建设。她计划,在这么美的地方,不但要投资经营,将来还要定居在这里。
李健和陈红艳对恭城的肯定只是这片生态热土筑巢引凤的一个缩影,正如全国气候宜居县称号对恭城生态的肯定一样,越来越多绿色产业的兴起也将再为恭城的优良生态添上精彩一笔。
记者苏文娟
新闻推荐
□广西日报记者韦宏宁“现在乡村游很热,我们要做好农旅结合这篇文章,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一谈到村子的建设,恭城瑶族自治...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