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书记”——— 苏开德
苏开德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文新军通讯员唐勇荣辉
“他呀,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喜欢打赤脚,是我们的‘赤脚书记\’。”走进恭城瑶族自治县门等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苏开德,不少村民都笑着说。
今年是72岁的苏开德担任门等村党支部书记的第33个年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赤脚书记”。32年来,他那一双粗大的赤脚几乎走遍门等村的每个角落,也用这双大脚丈量着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逐渐将门等村打造成一个幸福宜居生态的新农村。
一双赤脚量发展
远处,现代化水果示范基地鳞次栉比;近处,规范化的村民合作社宽敞明亮。这是近年来门等村完善股利分配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的一种增收方式。
10年前,这里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10年后,这里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快速致富,让这个村成了桂林的明星村。
在当地人眼中,这些变化既得益于政策越来越好,也得益于他们有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自1986年任门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苏开德始终致力于转变观念、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这些年来,他充分利用门等村的自然资源,带领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原来看似种不出东西的山地、荒地变成了村民的聚宝盆,成为群众眼里切切实实的贴心人。
想起刚接手村委会工作时,面对村里发展缓慢的经济,苏开德开始寻找致富的道路。“带着村干部和种植能手,主动与县农业科技部门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专程到外地取经,学种月柿标准化生产,改良品种,发展甜柿种植,带领村民全面发展,为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提供产业支撑。”
转变观念,完善股利分配模式,以村民合作社的形式发展产业,是苏开德和村委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一家一户种植水果是小打小闹,而且果子质量参差不齐,只能挣个小钱。要想发展,村里必须有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里自身的‘造血\’功能。”
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在加大月柿种植和加工的基础上,苏开德不断完善股利分配模式,以村民合作社为总社,下设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水利局的牵头支持下,投入30万元打造一个水肥一体化示范点,在县农业局的助力下建设一个100亩以芭乐、沃柑、砂糖桔为主要品种的新奇特水果种植示范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同时,对合作社利润按照入社农户、合作社和集体6:2:2的比例合理分配,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仅2016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门等村共建立了700亩玉米、200亩油桃和120亩香瓜等3个种植示范基地。另外,该村还建有面积300平方米的竹鼠养殖场1个,年出栏1500多只,规模养鱼场1处,年产量达3000公斤,真正实现了农户、养殖场、果园、生态乡村建设“四赢”的效果。
苏开德这位村民口中的“赤脚书记”,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2年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先进性。在门等村全体村民的心中,苏开德就是一面旗帜,是他们心中的好书记。
一双赤脚留“乡愁”
门等村依山傍水,九甲风格的村内建筑古色古香。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们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愿望也日益强烈。苏开德和村委班子成员开会一研究,大家都认为要结合“美丽广西”活动,在全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为此,村里建立自然村卫生保洁制度,实行环境卫生“小区化管理”模式,全村划分成多个卫生责任区并挂牌公示,卫生责任到户到人。此举使村容村貌实现日常保洁,原本“垃圾围村”的情况得到明显改观。
“一个地方美不美,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苏开德回忆,早在六七年前,他从电视新闻中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古村落改造项目,他动心了。“如何才能把矮寨的特色做出来?”他反复思考,也跑了不少地方去学习别人的经验。2010年,苏开德向县里申请到了10万元的旧村改造项目资金。慢慢地,他和大伙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既传承当地文脉与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污水垃圾处理、沼气循环利用等现代技术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从外观看,我们还是原装原貌,如果要建新房子,也不准拆掉我们的老房子。房子里面怎么改都可以,但外貌一定要保留,这是我们第一个特点。第二点呢,是我们的村道,一方面要恢复原来青砖小道,另一方面也要修水泥路,把现代的和原来的都融合起来。”苏开德说,别看矮寨村面积不大,但为了这个改造工程,拆旧屋盖新房,改小道修新路,他和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我就到别人家门口等着,晚上要九、十点钟才能回来。思想工作做不通的,我就天天上门。”苏开德边说边笑了起来。在爽朗的笑声中,记者看到了他眼角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村子的特色做出来了,村里的环境卫生工作也得同步搞好。苏开德高兴地介绍说,在政府引导下,村民主动履行“门前三包”,不乱丢垃圾,主动清扫垃圾,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及有机垃圾向沼气池投放等工作。“从‘要我清洁\’到‘我要清洁\’,这些年来,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确实提高了不少。”苏开德感慨。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共同努力,逐渐将门等村打造成一个幸福宜居生态的新农村,为全国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人居工作提供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范本。2015年11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以“矮寨村的美丽转身”为题,对该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双赤脚促清风
啃下扶贫硬骨头,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我这个支部书记,要就不做,做就要清清白白地做!”这是苏开德在每次当选村支部书记时对党员做出的庄严承诺。
苏开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1年,苏开德一家要负担几个子女上学,小女儿患有心脏病需要治疗。在积极向上争取到本村通往外县的二级公路———莲同公路项目建设时,涉及一户村民的土地征收。该户村民因土地少不接受征收,苏开德就拿出自己的1.5亩土地跟其交换。交换后的土地苏开德以远低于征地标准的3000元1亩领取了补偿金,回到家里,妻子大发肝火:“全家7口人,征掉1亩5土地,只剩下2亩,我们全家都不用活了!你也不要回来了,去跟政府吃就行了!”土地征收以后,苏开德夫妻靠干挑松脂的苦力活挣钱供子女上学。正在桂林读高中的两个儿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悄悄卖血换钱解决在校生活费,兄弟俩买一瓶豆腐乳一吃就是一个月。而小女儿因为早年家庭困难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在20岁那年便匆匆离开了人世。说起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苏开德眼含泪光,直言:“对不起娃仔啊!”
尽管这样,苏开德依然坚持初心。2016年为发展村里旅游项目,苏开德又无偿拿出了自己的土地建设村里的旅游公厕。
2006年,苏开德年满60岁,子女们也逐步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就业工作,自己本可以在家安享清福。但连续5届的支部换届选举,他连续5次提出让贤申请的情况下,仍然连续5次以全票当选支部书记。全体党员及村民们的高度信任,让他自己深深感到干不好就对不起全村人。
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门等村前前后后改造房屋300多户。在房屋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整修,苏开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让村民先整修,自己的房屋却没有整修。后来4个子女回家商量:结了婚的每人出2万元,没结婚的出1万元,4个子女筹齐7万元资金配合村里的风貌改造,苏开德家成了最后整修的那一户。
“作为村委干部,要做事,我们就要公平公正地做,清清白白地做,决不能让村民在我们背后指指点点。”苏开德总是这样告诫门等村“两委”干部。2014年,有一户获得了危房改造指标并建好新房获得了危改补助款的困难群众,跑到苏开德家中,二话不说拿出刚从银行取回来的2000元现金,放在他家茶几上。苏开德当时就发火了:“你的生活不错嘛!还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感谢我。村委把你的情况呈报给政府批准给你危房改造,是考虑到你房屋破损不能居住、家庭困难无钱建房的实际情况,不是让你拿这个钱来送给我的!快拿回去!要不我就要上交镇纪委,行贿村干部,你的危房指标也会被取消的啵!”这位困难村民连声致歉,只好把钱拿了回去。
为在全村树立起良好的民风、村风,2012年开始,苏开德还积极引导群众改进村规民约,勤俭节约,提倡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丧事从俭,酒席随礼不能超过200元,酒席不能超过30桌,不搞陈规旧俗,不搞宗族活动,反对家族主义,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
在苏开德任门等村支部书记的30多年里,没人知道他这些年打着赤脚走了多少路,只有他为筹划门等村的各项工作和大小事务记得密密麻麻的30多本笔记本,可以告诉我们他付出了多少心血。他的付出也获得了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先后荣获2010年优秀市人大代表,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全县优秀村委干部,2015年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优秀工作者,2016年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周品秋黄声凯近日,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对恭城瑶族自治县申报国家气候标志进行评审。经过质询,与会专家...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