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桂林百姓更满意更幸福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桂林日报 2017-08-17 13:09 大字

根据群众向“金点子”征集活动提出的建议,中山中路趁实施“白改黑”工程之机,将非机动车道由石板路面改为了沥青路面,市民骑车出行更安全舒适。记者何平江摄

根据七星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监控数据反馈的情况,巡逻队准备出发巡逻。记者唐侃摄

叠彩街道宝积社区党员干部及离退休人员组成治安联防巡逻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记者唐侃摄

今年7月31日,市五届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桂林市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办法(修订版)》,这个修订版堪称是一年前出台的史上最严城管考评办法的升级版。伴随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金句,桂林的平安建设、司法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等各项工作也不断推向纵深。正是由于以群众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和领域,通过深化科技应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使得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本报记者桂晨实习生覃正樟

打造“平安桂林”:社会治安迈入精细化管理

叠彩区锦绣乐园小区,曾有“小偷乐园”的戏称,以前几乎每天都有发案。去年6月小区建成智能门禁系统后,连续4个月奇迹般地实现“零发案”,今年上半年,锦绣乐园仍然保持“零发案”。

锦绣乐园治安的前后变化,正是桂林市社会治安迈入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注脚。

为实现社会治安精细化管理,2016年全市基本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化服务全覆盖———建成县区级网格中心17个,乡镇(街道)网格中心148个,村(社区)网格中心1984个,划分网格3291个,近4000名网格员对各网格情况进行实时监管。2016年,通过综治信息化平台和手持终端上报各种信息16万余条,受理人民群众办理业务2563起,初步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立体化防控、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今年,桂林市继续加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不仅将其纳入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将建设任务写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以责任倒逼网格化建设的推进。

在全面纳入网格化精细管理的同时,近年来,各县区还立足辖区实际,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并将现代化和高科技融入其中,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不仅有效盘活资源,还搭建起了立体化的巡防网络,打造了一批适应辖区治安实际的巡防模式,有效提升了打防控能力。

现如今,象山公安分局摩托车小分队的巡逻每天都在进行,这不仅提升了对现行违法犯罪的打击震慑力度,因盗抢案件高发而被列为全区重点关注的象山辖区治安环境如今也得到根本改观。据了解,去年以来,该辖区总警情同比下降23%,立案件数同比下降11%。

此外,恭城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形成“微信+民生”农村治安服务化模式,七星公安分局建立武装设卡盘查巡逻机制(“桥头堡行动”),叠彩分局探索形成了“1+5+N”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等等创新举措,使警力有效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健全完善了公安武警定点联勤、主要街道区域网格化巡防、社区村庄群防群治的“三级布警”巡逻防控机制,全市公安机关每天有1/3的警力开展巡逻工作,警务实战化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桂林市在全区率先实施户籍改革政策,推行身份证异地受理业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户口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还在全国率先成立外国人服务管理信息研判中心,研发了服、管、控一体化的外国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外管易”软件。一系列改革成果惠及了民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建设“法治桂林”:司法制度改革由内而外,捍卫公平正义

今年5月,为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秀峰区检察院首次采用诉讼式审查方式,对一起盗窃犯罪案件进行审查。“诉讼化审查,不仅有助于确保检察官办理审查逮捕的准确性,更能突显程序的正义。”秀峰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这几年,司法制度改革由内而外不断推进,正在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让公民感知司法公正。

这样的首次还有不少。2016年10月,象山区人民法院与辖区公安分局、检察院强强联手,启动刑事案件“轻刑速裁”工作机制,对第一批10个轻微刑事案件进行公开审理,从开庭到宣判仅用一个小时。据了解,象山区人民法院2016年10月受理的刑事案件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5%,其中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占比达八成以上。象山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轻刑速裁”是在严格遵守刑事审判程序规定、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简化内部工作流程实现“速裁”,有效解决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如今,全市两级法院均组建了速裁审判团队,有效推进民商事、刑事、行政、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市法院574名法官入额,占总编制数的33.46%。员额制法官检察官,这个新名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并实施了《关于组建新型审判团队的意见》《关于案件分配的意见》,探索设立涉军合议庭、家事合议庭、女子审判庭等专业或专门审判团队,既方便群众诉讼,又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作为广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试点法院,桂林市中院还在广西率先开通阳光司法服务热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工作时间,只要拨打12368服务热线,就可以查询法院地点和办公时间,并可进行立案咨询、案件信息查询、申请再审、申诉信访、申请司法救助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全国法院检察院围绕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4项内容,稳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桂林法院检察院各项改革也正稳步推进。

据了解,目前桂林市检察机关共向自治区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推荐审议名单322名,积极推进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建立了检察机关内外部人员干预、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排除干扰、维护司法公正,同时已完成机构改革工作,全市18个基层检察院均已按照上级院的文件要求完成内设机构整合。

守护“美丽桂林”:绩效考评做支点,城市管理日趋科学化

今年7月31日,市长周家斌主持召开市五届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桂林市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办法(修订版)》。

一年前,其前身《桂林市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办法》就已开始正式实施,此次《办法(修订版)》把阳朔县建成区、14个市直部门、6个中(区)直单位纳入城市管理考评体系,与原来的灵川县八里街片区、6城区相衔接,城市考评覆盖面更广。

伴随着桂林市城管委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相继组建,尤其是2016年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办法的推进实施,桂林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办法实施后,市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通过每日的现场督查(包括日督查、月督查和领导带队督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两违”查处3个方面,对6城区及灵川县八里街进行科学评分,并第一时间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各城区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同时将考评结果在《桂林日报》等媒体上每月定期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这一制度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桂林市城市管理工作,6城区和灵川县都加大了市容市貌整治力度,管理“见管率”和“管事率”进一步提高。

城市管理不仅考量管理者的思考实践,也需要创新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正是桂林市城市管理创新机制的一个有力实践。今年1月至5月,桂林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信息采集形成案卷近14万件,数字化城管系统显现出了“高效、及时、精确、快捷”的优势。桂林市市政热线服务中心介绍,数字化城管运行还形成了“周周有简报,月月形考评”的考核评价制度,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与有效评价。

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所强调的,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坚持在改革中谋求发展,在改革中释放红利,新的《办法(修订版)》将通过更新升级,以更为科学的制度激发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市民。

共筑“幸福桂林”:立足民生,协同治理,打开新局面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社会治理改革,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群众期盼,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法制建设中一项独特的制度,是与法院诉讼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补充的一种调解方式。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懂得群众语言、熟知群众诉求,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民调解工作就要不断创新。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088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0259名,基本实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全覆盖。人民调解工作调解领域不断拓宽,除了医疗事故调解之外,还探索了道路交通事故、旅游纠纷等行业人民调解工作。2014年至今,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纠纷排查38258次,预防纠纷17657件,调解案件总数18万余件,调解成功17.9万件,成功率98.1%。此外,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

社会治理改革不仅要充分体现协同治理、保障民生、提高公共服务品质的价值理念,更要实现上下良性互动,激发基层活力。

近段时间,桂林市民口中的热词之一就是“金点子”“创建文明城,为民办实事”金点子活动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创城为民、创城惠民,特向全社会开展的民生问题征集活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电台、桂林电视台和网络新媒体上刊播,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金点子”工作小组将收到的意见建议按责任单位分类整理好之后,以最快速度送达责任单位,要求各单位在3—5个工作日内将落实情况反馈给创城办与建议人。

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市民的热情参与,让“金点子”的积极成效迅速显现。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共享者、受益者,现如今,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信任和响应创城,创城活动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肯定和积极认可。

伴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城市管理、法治建设等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不断更新、方式与时俱进、效果也日渐凸显。群众感到办事更方便、服务更贴心,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新闻推荐

恭城远程医疗中心启动

本报恭城讯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正式启动,此举开辟了一条有效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基层群众看病难的新途径,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位泌尿疾病患者成为当天受益者。该中...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