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助脱贫 致富劲头足

贵港日报 2020-07-12 09:25 大字

本报记者黄静华通讯员莫舒华

“昨天刚卖完最后一批鸭,现在就等着猪仔出栏了。养鸭又养猪,增收真不愁。”7月6日,平南县镇隆镇平安村的脱贫户周钦文谋划起下半年的增收路子,开心地笑了。

同村的脱贫户梁世聪也有自己的增收路子:2016年4月种植25亩砂糖桔和沃柑,2018部分果树挂果,当年纯收入达4万多元,顺利脱贫;2019年培育6000多株砂糖桔和沃柑果苗,今年初销售一空,增收1.2万元。

平安村是个典型的山多田地少、居住分散的丘陵山区贫困村,全村有1041户41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8户774人,2015年贫困发生率11.6%。

近年来,为了带领群众“甩穷帽”,平安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对帮扶等措施,解决产业、道路、饮水、住房等问题。“2018年底,平安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78%,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四合一’实地核验,实现整村脱贫,今年还有9户22人的脱贫任务,一定能顺利完成。”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华说。

平安村“靠山吃山”做起“山”文章,在山上发展产业。2017年3月,平安村成立村民合作社,2018年4月在山坡等地种植159.7亩砂糖桔,吸纳66户贫困户入股,带动10多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同时动员70户贫困户自助种植砂糖桔。通过致富能人带头,协助经济能人或外来发展的种养老板成立5个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种养业。合作社带动5名贫困户入社或指导他们发展产业,让他们通过出租土地、股东分红、入园务工或自主经营等形式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目前,平安村种植以砂糖桔为主的水果面积从2015年的800多亩发展到2019年的1600多亩,其中挂果近900亩。此外还有沃柑200亩、大青枣100亩,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要致富,先修路。2015年以前,平安村只有5个自然屯通水泥路,甚至通往镇隆镇和木乐镇的主要通道都没有硬化。2015年12月,平安村开始修建第一条水泥路。随后积极争取上级拨款1500多万元,并发动群众捐资50多万元,陆续建成32条水泥道路,路面宽均达到3.5米,总长约26公里,实现了全村20户以上的自然屯屯屯通水泥道路的目标。

新闻推荐

平南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本报平南讯“安怀镇纪委获自治区级媒体采用信息1条,加分2分;大洲镇纪委开设‘廉政微课堂’,加分1分……”日前,在平南县第二...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