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建村头 脱贫路上有奔头全市341个扶贫车间让2893名贫困群众兜里有了钱

贵港日报 2020-06-05 11:01 大字

本报首席记者陆小洁

仲夏时节,美丽的荷城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位于港南区湛江镇的贵港市嘉杰电子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宽敞的车间内,500多名电子工人专心致志制作电子数码配件,焊硒、绕线、包胶带、检测,紧张而有序。

“我今天能做六七百个配件,计件算工资大概挣八九十元吧,一个月下来三四千元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车间工人吴燕芬说。

这是贵港市嘉龙海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在乡镇的就业扶贫车间。像这样的车间,该公司共设立了4个,吸纳就近就业群众2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0人。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残疾的丈夫、带孩子,又有了稳定的收入,这几年全家人靠这份收入渡过了难关。”吴燕芬说。2017年,通过扶贫车间就业,吴燕芬一家实现了脱贫。

这样的就业扶贫车间,是贵港市就业扶贫车间创建的其中一种模式:“园区企业到镇村设立分厂、加工点”带动就业模式。

贵港市从创建第一个就业扶贫车间开始,通过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多种模式就业扶贫车间,总结形成符合地方实际、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贵港市依托本地的服装加工、电子产品、劳动用品、木材加工等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创建就业扶贫车间的载体,形成了五种模式快速精准创建的就业扶贫车间,分别是:“党建+就业扶贫”、“园区企业到镇村设立分厂、加工点”、“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设立加工车间”、“居家式”及“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等五种带动就业模式。

港南区八塘街道新花村党支部书记杨柳其,还有一个身份是当地两家上规模木业企业的负责人。2015年,他以“党建+就业扶贫”的方式,依托企业创建了贵港市冠德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就业扶贫车间和贵港市天健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为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残疾群众创造了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机会。

“我和爱人、弟弟三个人承包了厂里的注塑车间,每个月收入共六到七千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车间工人卢寿声说,多亏了扶贫车间,他们夫妻二人能在家附近上班,方便照顾老人小孩,就连身体残疾的弟弟也在车间里上班领一份工资,帮了家里的大忙。他2018年实现了脱贫。“扶贫车间建村头,脱贫路上有奔头。”两句话,就贴在卢寿声工作的车间门外。

覃增划是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的一员。他是易地扶贫搬迁户,过去一直在广东的制衣厂务工。2019年3月,了解到贵港市出台了创业和扶贫车间建设奖补等相关扶持政策后,他选择回乡创业。当年6月,覃增划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港北区根竹镇老乡家园创办了港北区划得制衣厂就业扶贫车间。车间优先吸纳了老乡家园住户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2人,计件计酬月工资收入1800元至4000元。

“建在村头的扶贫车间,有能力帮助贫困户领工资实现脱贫。”平南县大鹏镇农福村第一书记陈龙说,农福村是个边远的小山村,产业匮乏,村里只有一家木板厂,就是这家小厂创建的就业扶贫车间,吸纳了本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每人每月收入1900元,有了稳定收入后他们全部实现了脱贫。“不得不说,扶贫车间的作用真不小。”陈龙说。

为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增加就业稳定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推行“项目制”订单式培训。在桂平市大湾镇山塘村就业扶贫车间,按计件计酬方式发工资,没有经过培训的工人,人均每天收入30元,经过一周的培训,人均每天收入超过50元。2019年至今,全市培训贫困劳动力4354人,越来越多贫困群众选择到扶贫车间就业。

截至今年3月底,贵港市累计创建就业扶贫车间341个,吸纳就业14474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893人。就业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兜里有了钱。

新闻推荐

平南警方侦破“零口供”涉嫌开设赌场案

本报讯(记者梁启勇通讯员蒙斯颖)最近,涉嫌开设赌场,却拒不承认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文被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一...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