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变故乡 日子比蜜甜

贵港日报 2020-04-23 11:02 大字

本报首席记者张思

吃过早餐,平南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陆荣泽和父母就开始出门上班。这种按部就班的城里生活,三年前陆荣泽想都不敢想。

变化来自脱贫攻坚之易地搬迁安置政策。“十三五”期间,平南县建设平山镇安置点和县工业园区安置点。目前,共有855户贫困户3801人搬离泥瓦危房,住进整洁划一的新楼房,异乡变成了故乡,过上比蜜还甜的日子。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平南县委副书记覃祖兴坦言,易地扶贫搬迁必须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为此,该县出台《平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案》,运用“三个三”工作法,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4月上旬,记者来到平南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采访,但见一栋栋楼房在灰白两色勾画下,崭新漂亮;绿树、草坪、路灯,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党群服务站等分落在小区相应位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标语很显眼。由于是疫情期间,小区显得很安静。

走进陆荣泽的家,80多平方米、三房一厅一厨一卫,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陆荣泽一家5口人,哥哥在广东打工,妹妹在南宁读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去年他从广东回来工作。他笑着说:“广东工资虽然高些,但一年到头也不见钱。相反,回到家乡,因为没有其他开销,倒见钱了。这不,3月份就用自己工资添了台空调。”言语间看得出,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平南县统筹安排移民就学、就医、就业“三就”,以解决搬迁户后顾之忧。就业方面,该县向搬迁户每人每月发放188元(连续3个月)作为过渡生活补助,与搬迁贫困劳动力签订劳务协议或承揽合同,确保有劳动力且有劳动意愿的搬迁户至少有一人以上就业。就学方面,在安置点规划设置学校也如期推进。目前,工业园区安置小区幼儿园已经竣工验收;初中完成主体建设80%,小学正在进行装修,已经完成投资约3250万元,所有项目可望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

“三个三”工作法还搭建“三大场所”,用活“三种机制”,为搬迁户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其中,临街50间商铺优先租给搬迁户,收益分红;投资500万元建设园区农贸市场,供给贫困户经营或租赁;通过转移就业、增加公益岗位等,现已经有1000多人实现就业。平南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8年项目综合进度排名全区第一。《以“三个三”工作法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获国务院扶贫办网站报道推广。

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好政策,2017年底,陆荣泽一家从镇隆镇富藏村深山搬到这里。陆荣泽清楚地记得,入住当天,该县人社局就组织相关部门、企业进驻小区举行招聘会,帮助移民就业。在这次招聘会上,父母成功就业,爸爸到离家500米远的平南县安洁餐具消毒中心工作,母亲则帮助小区物业公司搞清洁卫生。一家五口就有4人就业,不用担心返贫。

陆荣泽上班的平南县安洁餐具消毒中心就位于工业园,现在有工人60多人,其中贫困户14人,日清洗消毒餐具1.5万套。每天,陆荣泽骑电动车载父亲不用5分钟就到达公司。8时开始上班,工作是机修电工,还参加生产管理和市场客户服务,月工资3500元;父亲负责餐具箱整理,月工资2500元。他笑着对记者说:“在这里工作有上升空间,更好。”

从这里往南走70多公里,就到平山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安置着144户贫困户684人。陪同记者采访的该县扶贫和移民局工作人员吕嘉馨介绍,平山镇是该县重要出口创汇乡镇。2018年,该镇拥有自营出口企业18家,规上企业15家,出口创汇3200多万美元,占全市17%,占平南县57%。“有工厂就有班上,贫困户就不愁返贫。”这是当初该县选择这里作为安置点的初衷。

下午2时多,在隔着一条水泥路对面的扶贫车间,张云春正在利索地核验手机数据线。

“在这里工作开不开心?”

“怎么不开心?!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里又有收入,我很开心咧。”张云春笑眯眯地说。张云春一家5口原来住在六陈水库边,缺地少种,生活非常困难。2017年搬到这里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占天占地60平方米的两层装修好的新楼房,走路就可以上班,孩子上学也很近。“这变化让人觉得简直像做梦。”张云春满足地笑了。

新闻推荐

马练瑶乡念好产业扶贫“山”字经

本报讯(首席记者徐智坚通讯员蓝天护韦雨明)春雨绵绵,万物复苏。连日来,平南县马练瑶族乡近百名党员干部不顾风雨,忙碌...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