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多举措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脱贫
本报讯(记者宁柏通讯员陈刚)近年来,贵港市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力度,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助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基础。2018年以来,贵港市整合各级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3800多万元,投入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主要用于完善当地村寨庭院、村屯道路、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当地脱贫攻坚基础,惠及少数民族群众20多万人。为港北区港城街道龙井村上龙屯、覃塘区蒙公镇新岭村新归屯、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群山屯、平南县大鹏镇罗德村大坪屯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建成文化活动场所、民族文化展示厅,改造村屯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建设港北区奇石乡高山大桥,解决奇石乡达开库区3万多名壮族群众渡船出行的困难。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夯实库区发展基础,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提高造血功能。为实现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贵港市坚持特色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民族村寨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增强少数民族聚居区自我造血能力。港北区、覃塘区、平南县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群山屯现已建设成一处少数民族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园区,其以成片莲藕荷田为基础,以道路、江滨绿化为骨架,对村屯院落进行风貌改造和庭院建筑,以名山(仙人洞)、名岩(钟馗石)、名庙(天仙庙)等人文古迹为主体,筹划发展休闲、生态、文化等多功能新兴旅游模式,打造集农业观光、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生态湿地旅游示范区。2018年,群山屯特色种养殖业(莲藕和大闸蟹)年产值700多万元,旅游业年收入80多万元。
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聚焦文化扶贫。在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过程中,贵港市着力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加强“那”文化(农耕文化)、民族刺绣、民族服饰、民族工艺等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建设民族民俗文化静态展示馆,留住民族文化记忆。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讲好民族故事,凝聚少数民族群众的心。通过挖掘和传承港北区港城街道龙井村的壮族哭嫁歌,桂平市紫荆镇木山村的盘王节及瑶族婚礼、瑶族刺绣、瑶族服饰,平南县马练瑶族乡都美屯的瑶族传统技艺上刀山、过火海等传统民族文化,使村寨更有活力、魅力和吸引力。
振兴民族教育,阻断贫困传递。贵港市切实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向港北区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划拨文化传承教育经费20万元,向覃塘区教育局划拨壮汉双语教育经费80万元,重点支持贵港市壮汉双语教材建设、民族教育资源开发、教研活动以及学校教学特色设备购置等。2019年,向覃塘区下达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特殊补助专项资金150万元,支持民族文化传承暨民族双语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蒙思帆通讯员林健才)“我觉得我们街道很安全。”“我感到很安全,尤其是疫情期间,我对政府的管控感到很满...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