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有面子 美丽乡村有里子 “双轨”并行 兖州区大安镇旧貌换新颜

济宁晚报 2019-11-13 10:31 大字

农家书屋

本报记者 刘帝恩通讯员 李梅

近年来,围绕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双轨”齐头并进,搭建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兖州区大安镇76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区建设有“面子”。大安镇以“合村并点、联片建设、集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坚持“社区详规一次性编制、行政服务中心详规一步到位、所有规划村条件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以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契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综合施策,快速稳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现有的53个村,其中的27个村已经完成了社区建设和上房工作,化零为整、统筹规划,组成5大社区,第六个大社区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组建当中。

“双轨”并行下的大安镇,焕发出新活力,呈现出新气象。来到大安,既能看到新型农业社区,又能看到原滋原味的乡村风貌。

平房进楼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中午饭点,在大安镇中心社区13号楼内,54岁的高俊才打开煤气炉,准备做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妻子同享。125平米的房间,3室2厅,金色的阳光洒在卧室被罩上,渲染出温馨和谐的居家氛围。2010年年底上房至今,高俊才已经在新家住了9年。

提到搬进楼房前后的变化,高俊才笑着说,生活质量发生了全方位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以前住平房,夏天热冬天冷,家里地面很脏,蚊虫叮咬也很让人厌烦。”高俊才告诉记者,搬到新家后,夏天再也没拉过蚊帐。“住进楼房,家里的地自然是没人种了,我们按照每亩1100元的价格承包给种粮大户,我又在派出所找了份辅警的工作,家庭收入比过去提高了。”高俊才的儿子今年35岁,也在中心社区换购了房子,和父母成为了邻居。

在高俊才所住居民楼的北楼一层储藏室,50岁的刘淑秀开了一家小超市。“以前是房院村的,2010年镇上搬迁,住了过来。因为是在自家储藏室卖点小东西,省去了租金费用,平时挣的钱也够吃够喝。”刘淑秀说,自己有两个孩子,也都在小区里买了房,一家人都充分享受到了大安镇新型社区建设带来的福利。

“谁家娶儿媳妇都想住楼房,不想住平房,所以我们这项工作推进得非常顺利。”大安镇镇长杨广喜告诉记者,1200元每平方左右的上房价格,几乎等同于建筑成本,对各村村民都十分有吸引力。

“我们将进一步抓紧抓实社区建设工作,加快建设进度,促在建社区快竣工、快上房,新建社区快开工、快建设,建完社区拆旧、快复垦,同时,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区物业管理,进一步提升社区绿化梯量,打造整洁有序、舒适宜居的农村精品社区。”杨广喜说。

宽敞明亮

乡村大变样 幸福感有了实质内涵

白房青瓦,流水潺潺,凉亭绿荫下漫步,碧水蓝天中畅游……来到前官村,一幅生动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记者面前徐徐展开。

脑子至今仍然活泛,眼睛耳朵都还算伶俐,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在村里的柏油路上转转,闲暇时来村广场上晒个暖,92岁的村民秦茂荣和记者交谈时乐开了花。“现在住两层小楼,家里有暖气,没事就在村里溜达溜达,别提多畅快了。”

广场不远处,大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面大有“玄机”。村史馆、乡村儒学讲堂、非遗展室、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针对不同村民受众的独立板块,涵盖了村民日常需要的方方面面。村民在其中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此外,家风家训记忆馆、民俗馆、各村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等,汇聚了“共建美丽大安共享幸福家园”的强大正能量。

近年来,大安镇按照“因地制宜、高端设计、提升内涵、宜居宜游、产业致富”的原则,大力实施设施配套、绿化亮化、景观培树、生态文明、家风传承等系列惠民工程,全面完成了前官村、西垛村等8个村的示范区建设和16.8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庄特质,高标准打造了官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配套设施完善、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小城镇,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风光风格各不相同的美丽乡村,“双轨”并行发展的设计规划,让大安镇社区村庄整体“妆容”有了质的飞跃,百姓感受全方位人文关怀的同时,素质提高了,自觉维护周边环境了,幸福感也有了让人啧啧称奇的实质内涵。

乡村小景

妇女儿童之家

热情服务

党建文化

新闻推荐

第一书记扶老人 获赞

本报讯(记者张思通讯员侯家栋)“碰瓷”“被讹诈”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看到路上有老人摔倒,你是否会出手相扶?近日,平南...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