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登台当主角 文化惠民更乐民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综述

广西日报 2019-07-18 10:28 大字

①平南县文化馆表演的器乐合奏《山乡春早》。 钟具章/摄②在声乐专场中,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表演合唱《奋斗》《走向复兴》。 陈 凡/摄③曲艺类会演中,贺州市文联、平桂区委宣传部表演的瑶族铃鼓《长桌宴》。 廖祖平/摄玉林市兴业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表演的舞蹈《山向 向山》。杨 扬/摄 崇左市花山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制作中心表演舞蹈《追着我的旗》。杨 扬/摄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潘登通讯员梁静怡

6天时间,17场演出,227个精彩节目,近4000名基层演职员参与,现场观众1万多人,网络直播点击率超115万人次……7月8日至13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梧州市委、市政府,贺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贺州、梧州同时举行。

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彰显地方特色、传递百姓心声的群众文艺作品,表达了广西各族群众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光辉历程、辉煌成就的深情礼赞,抒写了八桂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祝福,寄寓了基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连台好戏,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展现了广西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和新广西新形象。

A歌颂祖国歌颂八桂歌颂时代

礼赞新时代,献礼新中国。

此次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包括器乐、戏剧(包括小戏、小品)、曲艺(含说唱、杂技)、声乐、舞蹈5个类别节目的会演。节目反映新时代新气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并积极突出民族特色、地方元素,生动演绎基层群众文化的百花齐放。

演出壮乡时代感。在声乐专场中,由南宁铁路公安局和中国铁路南宁局调度所共同带来的节目《高铁开进壮乡来》,聚焦广西进入高铁时代的飞速发展,通过主唱胡敏和陈佳海的深情演绎,男女舞者的情景表演,生动反映八桂壮乡的巨变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赢得台下掌声阵阵。

舞出工业成就感。由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带来的《壮乡新曲》,从百姓获得感出发,讲述富裕起来的广西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喜圆“五菱汽车”梦,幸福奔小康的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工业柳州发展和五菱汽车制造取得的成就。

唱出文化自豪感。南宁市隆安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选送的《丰收的季节》,以男女声四重唱的形式徐徐开启稻花飘香、遍地芬芳的乡土画卷,让多姿多彩的“那”文化在曼妙的歌声中摇曳生姿。

秀出美好新生活。桂平市委宣传部等选送的曲艺节目《幸福赞》、玉林师范学院选送的民乐合奏《南流丝路行》,以朴素的情感、生动的演绎表达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感恩。

“形式上更加丰富,原创质量也比往年有提高。”会演评委、国家一级作曲家傅滔称,带着新时代气息,承载着民族记忆,展现地方经济成就的作品,在会演舞台上精彩呈现,令人耳目一新,尽管有的演员在技术上不一定能达到专业水平,但他们真心热爱文化艺术,在情感上很投入,在表演上很专注,这是很可喜的。

B群众创作群众演出群众参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舞台上,基层群众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从社区居民到退休职工,从个体工商户到普通农民,来自全区各个机关、企业、社区、乡村的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以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讲述广西故事,秀出百姓风采。

本届会演从全区各市各单位申报的369个节目中精选227个节目入围最终角逐,节目选材大多源于生活,充满了来自基层的泥土芬芳。梧州市选送参演的舞蹈节目《顶硬上》取材于“顶硬上呀!鬼叫你穷啊”的粤语号子,柳州市声乐节目《侗歌声声唱给党》展现了富有民族风的侗族大歌。瑶族铃鼓、莲花板说唱、壮族蜂鼓等民间非遗内容也在会演舞台上一一亮相,精彩呈现。

群众成为文艺舞台的主角。来自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音乐家协会的合唱团汇集了该县多个行业的音乐爱好者,5年来,合唱团成员凭借对音乐的一腔热忱,坚持训练,自编自唱,只为在不同的舞台秀出风采、展示自我。参演的梧州市群众艺术馆合唱团,汇聚了来自老、中、青三个年龄层的演员,其中,演员黄海峰年仅18岁,他是在今年6月参加完高考后,因为有歌唱表演基础,被声乐老师推荐到此次的合唱活动中。“这也算从一个考场进入到另一个‘考场\’,我希望能以一次精彩的合唱表演,迎接我的大学生活。”黄海峰说。

扎根基层,让艺术活起来。来自北海职业学院和群众艺术馆的舞蹈节目《上岸》,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编导杨容容在采访中谈到,为了更好创作出有情感、有温度的舞蹈作品,他们多次组队深入民间采风,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提炼最具特色的舞蹈元素,努力从新的角度以小见大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艺术诠释植根于普通大众内心的家国之情、爱国之志。

“随着大家参与度越来越高,现在演出的节目水平越来越高,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会演评委、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覃广周认为,汇集了全区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群众文艺精品的基层文化会演,涵盖了歌、舞、戏、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基层群众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C文化惠民文化共享文化自信

着眼惠民乐民办文化,本届会演全程向群众免费开放,共演出17场,现场观众人数达1万多人。会演期间,作为承办单位的梧州、贺州市委宣传部统筹各方力量,在会演场地、接待安排、宣传推介等方面制定周密方案、提供细致服务,除了保障各场馆会演顺利举行,还组织参演文艺队深入市政广场、武警支队、泗洲村、中船集团等地开展10场惠民演出,活动既接地气,又具特色,很受群众欢迎,几乎场场爆满。活动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开,对演员们的精彩演出报以热烈掌声。观众岑勇钊一边看演出,一边兴奋地用手机录下部分节目的精彩视频,他热情点赞会演走基层的“暖心之举”,表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如此高质量如此丰富的节目,很惊喜很激动”。

热情的观众,也让参演者深受感动。南宁市群众艺术馆邕城女子组合的成员汤漫良表示,她已经多次参加会演,感觉现在文艺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群众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每当演出结束,在场观众对她们报以发自内心的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时,她心里就会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这是一个群众演员最骄傲的时刻,因为我们赢得了观众,所有的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脚踩进泥土,一头连上云端。为了让更多没能到现场的文艺爱好者也能看演出,在文艺会演期间,组委会还通过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行传播,打开手机就可以看高清直播。视频收看超过115万人次。

据主办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介绍,举办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目的在于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展示风采搭建舞台,为文艺创作扎根人民厚植沃土,为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广开渠道。7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实践,激活了基层文艺的一池春水,为广大群众搭建起“能参与”“广参与”“乐参与”的舞台,进一步调动了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积极性,不仅有力助推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而且也比拼出了广西人的文化自信,为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提供了有力的群众支撑。

从首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116个节目1500名演员参加,到本届文艺会演227个节目近4000名演职员参加,文艺会演在不断刷新人数、规模的记录。从前五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固定在首府南宁举办,到第六届开始同时在两个城市“开锣”,文艺会演走出了群众参与更广、惠民乐民更实的新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花开千树,文化飘香。通过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从文化事业的旁观者和接受者变成参与者和推动者,正在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